市農業農村局:
對黃玉玲委員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惠州庭院“小經濟”的建議》的會辦意見如下:
1、庭院經濟是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是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民生產技術和積累經營經驗的園地,也是農民致富的門路。大力發展惠州庭院“小經濟”,對我市“三農”事業發展,助力我市鄉村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根據中心的職能范圍,針對提案中委員提出的“科技興院,提高質量”的辦法,我中心一直十分重視,并對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下沉一線開展農技服務。制定《2023年惠州市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實施方案》,組建7個農業科技服務專家組和農技服務“輕騎兵”隊伍,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技術培訓、咨詢活動、田頭指導等300場次以上。加強“惠州微農技”微信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等農技信息平臺建設,全年累計發布微信圖文信息183條、短視頻115個,農技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和受益面有效擴大。二是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加強培訓需求調研,深入了解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需求,通過分層分類培訓、按需培訓、科學設計培訓內容和模式,不斷提升農業技術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年來,舉辦培訓班10期,培訓380多人次。三是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指導。認真做好龍舟水等災害性天氣下的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對接聯系,第一時間發布農業氣象預警信息,編發農作物防災減災技術措施,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下來,根據黃玉玲委員提案中提出建議,我中心將會繼續發揮好我市庭院經濟中的科技支撐力量,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和種植、加工新模式應用方面提出技術性指導意見,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推廣,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示范推廣秸稈還田、冬種綠肥和科學施肥技術,打造肥沃良田和美麗田園,推動農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