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市住建案〔2024〕43號
關于惠州市第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第20240201號建議的回復
張偉平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構建惠州市液化石油氣安全智慧監管體系的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現答復如下:
一、液化石油氣行業基本情況
據統計,惠州市目前共有正常經營的瓶裝燃氣企業29家,設28個儲配站,642個三級瓶裝燃氣供應站,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約71萬戶,正常流通使用的液化石油氣瓶約366.2萬只。
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一)系統謀劃,強化組織領導與統籌部署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高度重視城鎮燃氣安全防范工作,不斷部署開展以城鎮燃氣為重點的滾動式、拉網式、地毯式、起底式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定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研判全市城鎮燃氣安全風險隱患和燃氣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我市于2021年11月印發《惠州市燃氣安全管理閉環工作方案》,2023年3月印發《惠州市加強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方案》,8月印發《惠州市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市住房城鄉建設、公安、交通、市場監管、應急管理、商務、城管執法等燃氣管理相關職部門通過充分溝通,明確各項重點工作領導責任、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做到責任到人、工作到點,措施到位,健全完善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管理和事故防范長效機制,壓實瓶裝液化石油氣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規范經營、儲存、充裝、運輸、使用等環節,力求解決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安全管理頑疾。
(二)全方位開展液化石油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2024年以來,惠州市住建局采取督促各燃氣企業自查、縣(區)督導檢查、市直相關部門聯合檢查的方式,緊盯燃氣安全運行薄弱環節,形成高壓態勢,持續全面開展液化石油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市縣兩級住建部門關共成立相關檢查組644個,出動檢查人員2827人次,對液化石油氣企業及廠站、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使用液化石油氣的餐飲店等重點場所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檢查,排查風險隱患848個,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
惠州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并印發了《惠州市市場監管重點領域安全生產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方案》,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監管執法、強化宣傳引導,把專項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嚴厲打擊問題“氣、瓶、閥、管、灶”,并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專項行動以來,惠州市市場監管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247人次,檢查液化石油氣生產經營單位3家,檢查燃氣氣瓶充裝單位29家,檢查燃氣氣瓶檢驗單位4家,立案查辦違法案件13家,責令改正13家,發出監察指令書13份。檢查轄區內燃氣具生產、銷售企業共679家,發現生產銷售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7款,下架問題產品26件,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5份,責令整改2家,立案調查64宗。
為加大液化石油氣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2024年3月25日惠州市住建、公安、交通、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部門聯合印發《惠州市打擊瓶裝液化石油氣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方案》,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社區(村)網格化管理作用,4月起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打擊整治“黑氣黑瓶”專項行動,全面加大對充裝、運輸、儲存、售賣“黑氣”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打擊戰果107次,查獲液化石油氣鋼瓶3822個(其中重瓶1636個,空瓶2186個),立案查處70宗,處罰款28.42萬元,有13名涉嫌違法行為人被行政拘留,形成有力震懾。
(三)強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監管效能
2020年我市市場監管局建設了惠州市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并要求全市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建立氣瓶充裝信息追溯平臺,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將氣瓶登記、充裝、檢查信息實時交換到惠州市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同時要求29家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對每個氣瓶安裝二維碼,對充裝秤進行智能化改造或更換為智能充裝秤,實現充裝槍和二維碼電子標簽智能連鎖充裝。氣瓶充裝前掃描電子標簽信息,信息不符合要求的,充裝設備無法啟動充裝,通過技術手段杜絕充裝非自有氣瓶、超期未檢氣瓶、報廢氣瓶的違法違規行為。通過數據讀取終端讀取氣瓶二維碼信息,實現氣瓶從檢驗、檢查、充裝等環節信息采集,構建氣瓶充裝質量安全溯源體系。
此系統的建立,一是扭轉了氣瓶“底數不清、狀況不明”的被動局面,建立了氣瓶從登記、充裝、檢驗到報廢各個環節的完整電子檔案,現我市登記并安裝二維碼液化石油氣瓶數量約366萬只,極大地減少了“黑氣瓶”,同時促使各充裝單位購買新氣瓶對舊瓶進行更換;二是規范了市場秩序,通過智能讀取終端判斷氣瓶的合法性,有效推動了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大大減少了違規充裝行為,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環境;三是燃氣用戶可通過氣瓶二維碼了解氣瓶登記、檢驗和最新充裝信息,發揮瓶裝液化石油氣終端用戶的監督作用,改變了以往行政監管部門單一監管的模式;四是提高了氣瓶監管效率,通過二維碼電子標簽的數字化監管,形成長周期、全過程、多方位、可追溯的氣瓶信息化安全監管體系,從而做到氣瓶全生命周期追蹤和溯源管理。以“一瓶一碼”為基礎、以惠州市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系統為平臺建立的我市氣瓶充裝追溯體系,規范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市場,能有效提高氣瓶的使用安全,有效解決了瓶裝液化石油氣“政府管不住和企業做不好”的積弊,讓合法企業健康發展,監管部門有效監管,市場安定有序,消費者安全放心用氣。
2022年底,惠州市住建局建設的惠州市智慧燃氣管理平臺驗收完畢開始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以惠州市燃氣基礎數據和業務管理數據為基礎,以相關模型計算結果為依據,構建了液化石油氣安全智慧監控體系,可以實時連接所有場站現場視頻進行查看,對全市燃氣企業充裝、送氣工作人員信息進行登記并動態更新。燃氣企業在鋼瓶流轉時掃鋼瓶碼記錄鋼瓶位置、操作和時間,實現鋼瓶從儲配站到供應站入庫,再到供應站出庫的過程信息溯源。通過與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目前已同步370萬條鋼瓶記錄,1520萬條充氣記錄,16610條鋼瓶檢測記錄,2041萬條氣瓶流轉記錄,實現對氣瓶從充裝、檢測、運輸、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監管監測情況。
(四)多渠道開展信息公示及瓶裝燃氣安全宣傳工作。
目前,全市各縣(區)住建部門均通過網站、部門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公眾公示各瓶裝燃氣供應站地址及送氣聯系方式,同時各燃氣經營企業都建立有送氣公眾號、小程序等,對相關信息進行公示,用戶下單時會自動匹配最近供應站,由供應站工作人員上門送氣,送氣人員會在每次送氣時對用戶用氣環境進行安全檢查,安檢相關信息會同步上傳至市智慧燃氣綜合管理平臺。
除傳統宣傳手段外,充分利用電視、微信公眾號、LED屏、燈幕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瓶裝燃氣安全相關知識。探索建立“送氣即安檢”制度,瓶裝燃氣企業在每瓶燃氣的利潤中提取一元錢作為送氣工的宣傳和入戶安檢經費補助,提高了送氣工的入戶安檢和宣傳積極性。2024年市、縣(區)兩級住建部門聯合屬地鎮街及燃氣經營企業,于居民小區、農貿市場、商場、學校、村(居委會)文化廣場等場所開展社會面宣傳103場次,共印發各類宣傳單、海報、用氣安全手冊等約66萬張,利用各類線上平臺,包括惠州電視臺、惠州日報、各類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臺等,制作專題宣傳片開展燃氣安全知識科普教育,對居民用戶開展入戶安檢并宣傳達55.6萬次,對民用、公服用戶等發送安全用氣提醒短信,累計發送165萬條,營造了人人講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濃厚氛圍,有效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燃氣安全意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提升燃氣供應品質。加強液化石油氣組分管控,加大對液化石油氣摻混二甲醚情況的風險監測、監督抽查和打擊懲處。對液化石油氣加臭進行規范,督導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將加臭工作落到實處。嚴格液化石油氣充裝計量管理,加強對灌裝秤、加注槍、壓力表等相關計量器具和安全裝置的檢定,堅決打擊瓶裝液化石油氣“缺斤短兩”行為。
(二)優化完善市場供應體系。針對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企業“多而不強”的現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信譽好、實力強、經營規范的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市場化手段整合一批規模小、實力弱、管理差的企業,促進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優化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站、供應站等設施設置,構建層次清晰、競爭有序、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滿足需求的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市場。
(三)持續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積極發動群眾、燃氣企業及行業協會,加強瓶裝液化石油氣“黑氣點”線索收集,對查實采納的給予獎勵。加強對無牌無證經營點、非法存儲、非法充裝和“倒裝”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懲處,全力減少“黑氣瓶”流通使用。持續發布違法充裝、運輸、儲存、銷售“黑氣”等行為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以案示警,增進公眾對打擊“黑氣”工作的支持,加大對違法人員的震懾作用,實現曝光一批、震懾一片的效果。
(四)強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管理。目前,全國多地已出臺了瓶裝燃氣配送管理辦法并明確了瓶裝燃氣配送服務車型,我市也將借鑒先進經驗,改善瓶裝燃氣配送現狀,鼓勵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推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和高效配送模式,積極打通與用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積極探索推行統一送氣服務。同時研究制定瓶裝液化石油氣配送服務安全管理規范,督促企業加強送氣服務人員和配送工具統一管理,規范設置配送工具及人員標志標識,明確配送服務安全要求,確保瓶裝燃氣安全到家,安全使用。
構建惠州市液化石油氣安全智慧監管體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對于提升惠州市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惠州市住建局將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液化石油氣安全智慧監管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感謝您對燃氣安全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4年6月14日
(聯系人及電話:趙曉晴,2117838)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