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不住”慢病患者難題,惠州市衛生健康局深入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建設分級診療體系,以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為突破口,通過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資源下沉、標準化課程體系建設、長效幫扶機制創新,系統提升基層慢性病綜合防治能力,持續深化醫防融合體系建設。
5月23日,仲愷高新區首期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慢性病診療能力提升培訓班順利啟動,標志著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已實現“三縣四區”全域覆蓋。該項目由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承辦,自2024年11月啟動以來,已組織高級職稱專家團隊赴7個縣區巡回授課,累計培訓基層醫務人員超1400人次,初步構建起“培訓筑基、上下聯動、醫防協同”的分級診療新格局,為深化綜合醫改提供有力支撐。
市級統籌強基: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
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惠州市衛生健康局統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與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構建“市局統籌-市級醫院支撐-縣區落地”三級協同機制。通過制定覆蓋全市的規范化培訓方案,精準定位各縣區培訓對象與核心內容,按照“每月一期、14課時/縣區”的標準化推進模式,確保培訓工作的持續性與系統性。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整合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老年醫學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專家資源,聚焦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癌癥、卒中5類重點慢病,結合縣區實際需求動態調整課程,實現優質醫療教育資源精準下沉。
培訓采用“縣區現場授課+設備操作示范+線上互動答疑”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目前已累計在7個縣區開展14場,覆蓋基層醫務人員超1400名。
三級醫院引領:從輸血式培訓到造血式深耕
“多虧葉醫生及時幫我聯系轉診到市中心人民醫院,為我爭取到最佳治療時間!”2025年4月,在惠陽區平潭鎮衛生院復診的肺癌患者陳叔(化名)對基層醫生連聲道謝。原來,兩個月前陳叔的CT檢查顯示肺部異常,考慮到當地醫療條件有限,接診醫生依托培訓建立的專家聯絡機制,對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得到迅速響應,并予以綠色通道收入院及個性化治療?;颊邔χ委熯^程非常滿意,兩周后重返平潭鎮衛生院,在“家門口”完成了首階段康復治療。
此類高效轉診的案例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已是常態化呈現。為助推基層能力提升,加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在培訓“送教”的基礎上與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直接聯系,并建立微信對接群,實現專家線上答疑、病例實時討論與轉診無縫對接。
此外,該院通過醫聯體、共建合作等多形式驅動基層醫院能力提升,如協助龍門縣人民醫院成立腫瘤科,深度助力??迫藛T培養、制度建設、技術突破等各項工作,實現腫瘤救治多項“零”突破,吸引70%的龍門本地腫瘤患者回流,床位使用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
全域協同增效:從資源下沉到能力躍升
為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診療能力與健康管理質效雙提升,惠州緊扣國家醫改戰略部署,以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引擎,構建“縣強、鎮活、村穩”三級協同發展體系。
強化縣域醫療樞紐功能:惠東、博羅、龍門三縣持續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實現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國家推薦標準、中醫醫院縣域二甲全覆蓋,2024年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7項,基層首診率達67.54%。夯實鎮村服務網絡:全市設立鄉鎮衛生院6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0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達標率全省第四。實施“一鎮一名醫”工程,遴選51名省市名醫掛鉤幫扶51家鄉鎮衛生院,建成名醫工作室24個;實現1044個村衛生站醫保定點全覆蓋。打造健康服務示范特色:投入專項資金完善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醫療設施,建成名醫工作室24個,21位省市專家駐點帶教,實現中醫診療數字化、設備配置智能化、??平ㄔO特色化“三化協同”。
多輪驅動之下,惠州市以基層為重點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成效明顯,2024年市域內住院率達93.4%,縣域內住院率提升至77%,較2021年分別增長2.1和8.3個百分點;縣域就診率突破92%,基層診療量、住院量較2021年增長21.84% 、67.92%,標志著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從“基礎保障”向“能力躍升”的戰略轉型。惠州市衛生健康局將持續創新機制建設,通過系統性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優質資源長效下沉,全力鍛造基層醫療機構“健康守門人”核心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