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
對何金華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的建議》(提案第2025077號)收悉。現結合本單位職能和工作實際,提出會辦意見如下:
一、加大示范推廣糧食優質品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強農先強種。圍繞我市糧食產業品種布局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加大示范推廣糧食優質品種如水稻品種南晶香占、野香優莉絲、軟華優金絲、二廣香3號、青香優19香、黃廣香占等,支持糧食生產企業打造好“水中鯉”、“伴永康”、“雙豐魚”等我市知名絲苗米品牌,為我市絲苗米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品種支撐。圍繞發展鮮食玉米產業需要,示范推廣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如粵甜41、粵甜28號、廣良甜27號、粵白甜糯168、廣黑甜糯1803等。
二、加強地力保護,改善耕地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
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強調要堅持用養結合、量質并重原則,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護提升耕地質量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關系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建議加大對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建立獎補政策和財政補貼,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應用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等改良培肥地力措施,以從根本上改進耕地質量問題,促進耕地土壤改良培肥和地力提升,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與科學防控。切實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加大監測調查力度和頻度,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和發展趨勢,準確發布病蟲信息,指導科學防控。同時突出糧食種植重點區域、重大病蟲和關鍵環節,著力抓好技術指導服務,對具有突發、暴發特點的水稻“兩遷”等病蟲害,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為害。
四、加大推進農科示范點建設。重點在我市糧食生產區開展市、縣、鎮三級聯動的農業科技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示范推廣先進良種良法良機融合技術模式。建立糧食單產提升示范基地,示范推廣抗逆性強、優質高產品種,集成推廣紫云英、油菜等綠肥種植,實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輪作休耕等耕地質量保護提升措施,配套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增效、水肥一體化、科學用藥等關鍵技術,同步推進工廠化育秧、機插秧、旱稻精量穴直播、機收減損、無人機植保等機械化、輕簡化節本增效技術,降低種植成本,構建高產高效綜合技術模式,總結推廣適宜惠州的地方技術規程。
五、推進農事社會化服務。整合全市農機合作社、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縣鎮村三級社會化服務體系,聚焦糧食生產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圍繞集中育秧/苗、耕整地、植保和收獲等環節,強化技術運用,發揮組織帶動作用,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烘”全托管服務。建議安排資金用于糧食生產環節農機作業補貼,支持統防統治、代耕代種代收、深耕深松等各類農業生產服務,全面提高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
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