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惠州市委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提升我市傳染病監測預警能力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不斷加強,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一、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情況
(一)積極建設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具體部署,我市已成立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惠州市衛生監督所)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按照職責分工、工作流程和技術標準,規范開展傳染病監測分析、評估、預警管理等工作。有效推動傳染病單病種監測向綜合監測,病例監測向人、環境、病原綜合監測,數字監測向智能監測,經驗評估向精準評估的積極轉變。
(二)持續優化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系統。根據國家疾控局工作任務部署,進一步推動實施我市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能力提升項目,加快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部署應用工作,推動我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部署應用。實現對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傳染病相關診療數據的全面智能采集,推動與國家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提質擴面開展傳染病綜合監測,為全市傳染病疫情分析提供更加科學和全面的依據。
(三)不斷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隊伍建設。根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于印發《廣東省2023年傳染病監測預警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項目實施方案》有關要求,在各縣(區)疾控中心以及部分醫療衛生機構中遴選具有監測預警相關工作經驗的業務骨干作為傳染病監測預警的培訓師資,對全市從事傳染病監測預警基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傳染病監測預警規范化培訓,培養一批綜合性傳染病監測預警人員,為提高我市傳染病疫情早期發現、科學評估和精準預警能力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四)不斷提升傳染病報告和管理質量。一是安排專人持續對全市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進行質量控制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我市法定傳染病報告和管理質量,提升我市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對“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系統”上發出的疫情預警信息及時進行核實處理,指導各縣(區)及時填報信號核實卡及現場調查表。發現疑似暴發疫情時,第一時間與有關部門核實事件的真實性,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和上報。三是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工作,每月編制《疫情簡報》(月度分析)。
(五)規范落實風險評估和預警管理。一是安排專人每天對重點傳染病進行實時監測,及時對重點傳染病進行分析研判,形成《重點傳染病簡訊》,為行政決策部署防控工作提供有力專業支撐。二是常態化和專題風評結合。每月匯集多渠道監測數據,組織常態化開展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形成月度風評報告,科學評價風險等級并提出防控建議。在重點傳染病流行期間,例如針對新冠等呼吸道疫情、手足口病疫情和登革熱疫情,組織編輯專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風險隱患,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政策。三是完善警示信息通報制度。定期組織市疾控中心專家綜合評價傳染病疫情對醫療秩序和經濟社會的影響,及時提出警示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議。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健全監測預警體制機制。一是繼續完善我市傳染病監測預警機制以及醫防協同、平急轉換等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傳染病監測、疫情風險評估預警、疫情報告和信息公布等制度。二是明確傳染病監測預警職責,理清疾控部門、其他部門、疾控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的傳染病監測預警職責,協同開展工作。
(二)繼續開展多渠道傳染病監測。以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為抓手,依托廣東省智慧化多點觸發傳染病監測預警信息平臺,推動建立多源、多渠道、多維度立體化監測網絡。結合我市實際,鞏固優化疫情報告管理系統,拓展傳染病監測渠道。
(三)持續開展規范風險評估和預警。建立疾控與衛生健康、教育、農業農村、動物防疫、海關、公安等專業人員共同組成的跨部門、跨領域風險評估機制,持續提升預警時效,提出合理建議,協同各方做好疫情風險防范。
(四)加強監測預警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吸引更多具備傳染病監測預警相關專業背景和技能的人才加入。二是鼓勵和支持現有工作人員參加相關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三是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傳染病監測預警人才。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