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市工信案〔2025〕第34號
A類
對惠州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0250078號的答復
王建興代表:
你提出的關于利用電子信息行業優勢,助力惠州低空產業示范性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惠州推動低空產業發展的工作情況
當前,我市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正加快構建以低空應用創新為牽引、低空數字服務為動力、低空裝備制造為支撐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
(一)推動低空產業起步發展。目前,惠州低空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全市從事低空經濟領域相關產業的在運營企業超30家,包括低空制造業、低空場景應用、低空服務及飛行保障等眾多領域。在低空制造業方面,已形成包括無人機材料、無人機電池、無人機用印刷線路板、機體、電機、整機制造等低空制造產業鏈。其中上游有沃特新材料、潤和新材料為代表的原材料企業,有格林精密、創維智能為代表的機體結構件生產企業,有賽能電池、德賽電池為代表的無人機用電池制造企業,有好盈電機為代表的動力零部件生產企業,有金百澤為代表的無人機線路板制造企業等;中游低空經濟裝備制造企業擁有無人機整機生產企業2家(翼飛智能科技和眾合航空)。在低空場景應用、低空服務及飛行保障方面,主要涉及低空數據應用、低空基礎設施與配套保障、低空飛行服務、農業植保等。依托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平臺,規劃建設了“?惠云眼”綜合服務平臺,集成無人機、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通過“空天地網”立體化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
(二)組建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聯盟。2024年12月,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局的指導下,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正式揭牌成立,吸引了億緯鋰能、德賽電池、泰一科技、大亞灣科創集團等70余家市內外企業、院校加盟。聯盟是由涉及該領域的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等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加速推動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健康發展。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惠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將加快推動我市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融入低空經濟生態發展,促進產學研融合,推動惠州低空經濟各產業鏈企業發揮各自資源和技術優勢,資源共享,互惠互利,促進各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共同壯大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
(三)積極推進核心技術攻關突破。為推進低空經濟領域技術攻關突破,市科技局已組織實施市級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低空經濟專題,支持低空經濟領域企業實施研發項目。我市已依托泰一技術、賽能電池等企業建設了4家低空經濟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推進惠州市低空經濟綜合研究院建設,研究院已登記成立,通過建設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加強產業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
(四)強化產業研究與探索。有序推進落實《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掌握國內和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現狀,了解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全景,通過企業走訪調研,梳理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相關企業深耕低空經濟程度,企業相關產品及市場占有情況,企業上下游客戶情況,研究圖譜的基本結構,查詢全國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繪制完成《惠州市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1.0版,直觀展示我市企業在低空經濟涉及的各個環節和領域的基本情況。同時,圍繞“2+1”現代產業體系,編制《惠州市“3+5+4”產業招商圖譜》,依托TCL、德賽、億緯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鎖定低空經濟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目標企業清單,開展精準招商。
(五)強化項目帶動和建設。推動將惠州德賽電池物聯網電源高端智造項目、大亞灣天鷹兄弟總部及年產3000臺智能無人機項目、惠州利民專用車及特種設備生產制造項目等項目納入惠州市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建設計劃,推動相關項目加快建設。編制《惠州市2025年低空經濟重點建設項目清單》,明確低空基礎設施、低空制造業、低空場景應用3個層面年內將推進的重點項目建設。梳理低空經濟重點項目納入“五張清單”督辦機制,協調解決用地、審批等問題,確保項目早落地、早動工、早投產。
(六)加強產業鏈招商引資。加快聚集一批低空經濟上下游企業,推動打造低空經濟全產業鏈集群。其中,產業鏈上游:結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引進上游新材料產業,推動新能源電池、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與低空經濟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產業鏈中游:結合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力爭引進無人機、航空器、高端裝備及配套產品等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產業鏈下游:結合民用機場以及惠東、博羅、龍門、大亞灣通用機場建設,引進低空旅游、物流、培訓等項目。
(七)推進低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以5G、千兆光網等通信網絡為基礎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搭建數字時空基座和數據融合平臺,為低空經濟的信息傳輸和處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024年,全市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435個,并獲評國家“千兆城市”,進一步提升了信息通信服務供給能力,夯實了網絡底座,拓展了5G應用場景的廣度和深度。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擴大低空經濟制造企業規模,完善產業發展生態。發揮新成立的低空經濟產業聯盟作用,推動聯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開展低空上下游企業供需對接,讓惠州企業更多在惠州采購;也要到廣州、深圳組織供需對接,讓廣州、深圳企業更多采購惠州產品。營造惠州打造低空經濟的良好氛圍,吸引更多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企業落戶惠州。
(二)推進低空經濟制造業有序發展。支持無人機整機制造進一步擴大規模,鼓勵無人機電池、電機、機身機體、基礎元器件制造等無人機核心零部件企業通過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引導汽車電子企業向飛行控制系統及基礎元器件方向拓展,推動攝像、無線電、控制器等企業向無人機用攝像頭、天線、控制器等低空經濟領域拓展新業務,培育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行業細分領域冠軍企業。
(三)進一步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積極發揮低空經濟產業聯盟作用,定期梳理我市低空經濟產業相關企業動態,掌握全市低空經濟產業情況,進一步完善低空經濟產業圖譜。圍繞圖譜協助縣區引進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企業和項目落戶發展,特別是緊盯eVTOL、物流無人機以及核心配套產業的領頭企業,力爭盡快引進1-2家頭部企業落戶惠州。
(四)加強低空經濟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推動電信運營企業爭取上級資源,加大5G、千兆光纖網絡建設投入,同時針對特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鼓勵和引導從事低空經濟相關業務企業加強與基礎電信運營商對接溝通,拓展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協調各電信基礎運營商推進5G-A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五)加強低空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與高校深度對接,支持具備低空經濟產業基礎的企業在教學研究、人才培養、專業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使低空經濟人才培養更好適應市場需求。推動企業有意識地自主培養人才,比如自主培養飛行員團隊、鼓勵人才轉型升級、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等,從而降低高端人才引進帶來的成本壓力,打造所需人才隊伍。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4日
(聯系電話:287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