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惠州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建議
第20250002號的答復
張東玲、丁丹、楊東升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內街小巷及居民小區樹木管理的建議》收悉,結合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和各縣(區)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有關意見建議,現答復如下:
一、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局認真履行城市綠化行政職能,積極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監督指導,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管養質量和景觀水平。
(一)強化制度建設。2024年6月,編印《惠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3-2035)》,順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山水布局,打造多類型、多層次、多功能,城鄉一體化的宜居、宜業、宜游生態園林綠地系統。近年來,制定《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規范》(惠州市地方標準)《惠州市城市常見樹木修剪指南》《惠州市常見喬木遷移技術指引(試行)》《惠州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指引(試行)》《惠州市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區域管理工作指引(試行)》等系列制度規范,構建起一套科學管用的法治化、標準化管理制度體系。同時,建立惠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專家庫,充分發揮行業專家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的咨詢、建議、參謀等技術支撐作用,保障城市園林綠化行政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二)嚴格監督考核。堅持建管養并重,依托地方標準《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規范》,對城市綠化實行分級養護管理相繼制定《惠州市惠城中心區城市道路園林綠化和時花(盆花)養護管理檢查驗收暫行辦法》《惠城中心區城市道路園林綠化市場化項目考評檢查辦法》等,實行行政主管部門、管養責任單位、屬地三方每月定期聯合考核制度,提升城市園林綠化管養精細化水平,確保園林綠化“栽一片綠一片、種一株活一株”,全力維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成果。
(三)規范審批業務。提級辦理惠城區城市綠化行政許可事項,加強對縣(區)的指導和監督檢查,明確審批權限,規范審批流程,建立遷移樹木申請預報、入圃跟蹤監管、審批數據定期上報等制度。實施《城市綠化行政許可事項內部審批程序(試行)》《惠州市綠化行政審批項目專家論證工作細則》等文件,強化批前評估,落實專家論證、公眾意見征集等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毀壞綠化和樹木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內街小巷及無物管小區樹木管理情況
針對內街小巷及無物業管理小區樹木管理工作因經費、設備等客觀原因存在薄弱環節甚至面臨管理缺失的問題,我局加強統籌協調,暢通“社區—街道辦事處—市城管執法局”信息渠道,及時有效處置存有安全隱患樹木。近年來,我局協助處理橋西、龍豐、橋東、河南岸等街道老舊小區樹木問題近20起,涉及樹木200余株;同時,對于無物業管理小區緊急問題,協調市政道路綠化管養中標單位無償協助處置。但此舉并非長久之計,下來將進一步建立全覆蓋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職責明確、經費及設備投入有保障,才能實現治標又治本。
對于市、區兩級園林綠化管養工作邊界不清等問題,特別是內街小巷及無物管小區的園林綠化管養不到位甚至缺失的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組織惠城區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等單位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實施《惠城中心區市政園林設施建設和管養工作分級負責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明確橋東、橋西、江南、江北、龍豐、河南岸6個街道辦(以下簡稱“惠城核心區”)內,紅線寬度18米及以上道路綠化和后退綠化帶管養由市級負責,18米及以下道路綠化和后退綠化帶由市級代管,由惠城區承擔費用;無物業管理小區的綠化管養由惠城區負責;有物業管理小區的綠化由小區物業負責管養。惠城中心區其余5個街鎮水口、小金口、馬安、三棟、汝湖(以下簡稱“惠城非核心區”)內,市級負責紅線寬度18米及以上的城市道路綠化和后退綠化帶的管養;惠城區負責紅線寬度18米以下城市道路、村道和惠城區高新產業園區規劃范圍內城市道路綠化和后退綠化帶和管養。
《方案》構建了全覆蓋的管理體系,使得城市綠化管理不留死角和盲區,內街小巷和無物管小區樹木管理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目前,惠城區政府已指定惠城區城管執法局落實相關工作。與此同時,其他縣(區)也明確由相關部門承擔管理責任或由所轄村社區負責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監督指導。一是落實分級管養責任。督促指導惠城區城管執法局加快落實《惠城中心區市政園林設施建設和管養工作分級負責方案》,明確區級財政經費保障機制,確保無物管小區、內街小巷綠化管養責任到崗到人。二是建立動態巡查機制。督促惠城區城管執法局聯合街道辦、社區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針對老舊小區樹木傾斜、枯枝、病蟲害等問題,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閉環管理。三是強化考核問責。縣(區)內街小巷、無物管小區綠化管養工作納入監督范圍,縣(區)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要對管養缺位、問題整改不力的單位予以通報并限期整改。
(二)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完善技術規范。進一步修訂完善《惠州市城市常見樹木修剪指南》,細化內街小巷、狹窄空間樹木修剪標準,在有效消除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防止過度修剪等損害樹木健康的行為。二是強化應急處置。研究制定城市綠化應急處置工作指引等文件,明確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下樹木倒伏、斷枝的快速響應流程和責任分工。三是推動物業協同管理。聯合住建部門探索將綠化管護納入物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提升小區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強宣傳教育。一是開展宣講活動。組織園林專家進社區宣講樹木養護知識,發放《居民小區樹木管理手冊》,增強群眾參與意識和監督能力。二是暢通公眾反饋渠道。積極利用“惠民城管通”等平臺,鼓勵市民通過“隨手拍”反映問題,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四)加強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經費保障。積極推動縣(區)將無物管小區綠化管養經費納入年度預算,研究探索各種激勵方式,推動街道、社區落實管養責任。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指導縣(區)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定期組織開展綠化管養培訓,重點培訓樹木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實操技術,提升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強資源統籌。積極協調市、區兩級聯動,在應急搶險、突發事件處置方面形成相互協助支持的良好局面。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