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市住建案〔2025〕43號
對惠州市第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0250163號的答復
何玉智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到房屋養老金制度體系中的建議收悉,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及成效
“十四五”期間,惠州市計劃改造641個老舊小區,截至2024年12月,已開工改造677個城鎮老舊小區,其中473個已竣工驗收,39個完工待驗收,165個未完工。2025年,在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間城鎮老舊小區開工改造總體任務的情況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繼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新開工改造,全市計劃新開工改造73個城鎮老舊小區(其中惠城區47個、惠東縣14個、博羅縣12個,合計涉及約6850戶,預計總投資17280萬元),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新開工改造35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持續跟蹤已開工老舊小區工作進度,每月跟蹤各縣(區)改造進展情況及改造效果情況,并對進度滯后縣區進行約談,確保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效。
同時,為謀劃“十五五”時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提前開展“十五五”期間城鎮住宅小區摸底工作,初步預計“十五五”期間全市計劃改造2001-2005年建成小區119個,2006-2010年建成小區187個,涉及改造建筑面積約1717萬平方米,惠及約11.72萬戶居民。
二、房屋養老金制度建設情況
(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監管。一是建立管理制度。為加強惠州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保障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正常使用,維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惠州市于2021年3月24日正式印發規范性文件《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惠州市財政局關于惠州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做了明確的要求。其中,第四十五條第二款“積極探索提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保值、增值的方式、方法”為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的建立留下了探索的空間。二是推動相關立法。目前,《惠州市住宅物業服務條例》正在走立法程序,《條例(草案)》第二十八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加強對全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的統籌管理,在住宅小區顯著位置公示無異議后,探索建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購買住宅小區外墻等共用部位和電梯、消防等共用設施設備損壞維修責任保險制度。”,明確建立房屋維修保險制度;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公共收益的范圍和用途進行了規范,明確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于補充專項維修資金。《惠州市住宅物業服務條例》的正式出臺,將為做好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建立的銜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房屋養老金制度的探索。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通過體檢防風險、養老金保資金、保險兜底線,構建了房屋安全管理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目前,“三項制度”在上海等22個城市開展試點,在資金統籌(如上海)、技術應用(如煙臺)、監管創新(如福州)等方面積累了相關經驗,但需進一步破解資金透明化、標準統一化、覆蓋普惠化等難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也在制度建設中統籌考慮“三項制度”的建立,比如正在推動立法的《惠州市住宅物業服務條例》中明確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收益的應用,積極探索相關制度建設。
(三)老舊小區改造的體系建設。目前,我市所有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項目,均要求提前做房屋安全體檢,樓體的承重結構安全符合規定要求的前提下方能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后,各級住建部門、屬地鎮(街)和社區將指導完善小區管理制度,通過業主自我管理、購買酬金式物業服務、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等方式,實現小區的長效管理,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與房屋養老制度銜接,逐步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到房屋養老金制度體系中。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6月27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