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亮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結合廣東百千萬工程推進惠州市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建議》(第20250041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我局堅決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農村電網鞏固提升、綠色能源發展、電能替代等,農村電氣化建設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一)推動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
2024 年,我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惠州供電局聯合印發了《惠州市推動新時代鄉村電氣化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共同推動鄉村電氣化建設。一是把握不同地區農村發展特點,分區域、差異化合理確定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發展目標,并制定了各項推進措施。二是構建協同工作機制,統籌各部門各單位協同開展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建設、驗收、推廣工作,做好鄉村電氣化實施過程管控和協調,落實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三是堅持先行先試,遴選一批條件好的鄉村進行試點,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新時代鄉村電氣化。目前,我市徐田村等25 個行政村已獲得省有關部門認定為新時代電氣化村,在此基礎上預計2025年再完成35個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
(二)推動農村電網鞏固提升
一是落實農村電網建設投資,2023-2024 年惠州供電局已完成農網鞏固提升投資 11.7 億元,2024 年底農村電網中壓配電網線路聯絡率達到 99%、農村電網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不低于94%、平均供電半徑 5.9 千米。2025 年惠州供電局計劃投入農網5.9 億元,其中1-5 月已完成 2.2 億元。二是推動農村電網智能化建設,結合村莊總體規劃,深入分析各區域村莊負荷發展潛力,按照“多布點、短半徑、標準化、一次建”,推進臺區標準化建設和智能配電房規劃建設,已立項新時代電氣化村的臺區標準化建設項目 67 個,項目總投資 5706 萬元。
(三)推動農村領域綠色能源發展
一是因地制宜探索分布式光伏“集中匯流”接網模式,探索適用整村光伏開發、解決鄉村光伏消納新模式,已在淡水街道新橋村屋試點應用。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20.8萬千瓦。二是加強“光伏+建筑”項目建設示范引領,推出光伏建設融入農村風貌提升的“光伏+坡屋頂”設計,并納入廣東省“光伏+建筑”建設示范指引,為光伏行業提供建設標準。支持博羅縣開展“光伏+建筑”應用試點縣建設,力爭到2025年建成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農房不少于1000戶,年度新增裝機規模不少于7萬千瓦。三是推動“低碳”電力幫扶,大力推廣環兩山“光伏+農業”立體開發模式,在具備條件的區域積極推動“農光互補”工程建設,探索“上可發電、下可種植”的復合型農業發展模式,提升土地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已在龍門縣麻榨鎮建成“光伏+農業”項目兩個,預計每年可發綠電超 1000 萬千瓦時。結合鄉村新能源與村容村貌協調發展,完成惠陽區良井鎮矮光村光伏長廊建設,每年為村集體提供 1.6 萬元的收入,為鄉村振興筑牢堅實的根基。
(四)推動農村領域電能替代
2024 年,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惠州供電局印發了《惠州市農業農村領域電能替代工作方案》、《關于印發惠州市工業領域電能替代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動各縣(區)有關單位共同推進農業農村、工業電氣化建設。截至2024年底,累計推動農村領域餐飲、農產品加工等電能替代135 項,實現替代電量 3932 萬千瓦時,進一步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和滿足鄉村綠色出行需求。積極落實省關于典型鎮、典型村充電樁配建的要求,推動鄉村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2023年及2024年分別完成第一批5個、第二批19個典型鎮公共停車場充電樁配建,2025年計劃完成“百千萬工程”惠州市第一批50個典型村的公共充電樁配建任務,目前已完成43個村,正在大力推動剩余典型村的公共充電樁建設。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協同各部門加大力度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依托“百千萬工程”統籌優勢,全力打造安全、智能、綠色的農村能源體系。
(一)推動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建設
結合惠州“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的培育工作,會同市農業農村局、惠州供電局等有關部門,分區域、差異化確定2025 年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培育名單,力爭實現2025 年全市累計完成不少于 60 個新時代電氣化村的目標。
(二)持續加強農村電網建設
深入開展“十五五”電網規劃研究,重點圍繞提高供電可靠性、優化網架結構、提高新能源承載能力、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提升配電網智慧化水平等方面,加快農村地區標準化臺區建設和配網自動化改造,提升農網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滿足農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需求和高效消納,助力農網地區能源生產、消費清潔化。
(三)大力推動能源改造升級
以政府農機補貼利好政策為契機,大力推廣電能替代技術,開展電能替代技術培訓、產品宣傳活動,推動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電氣化發展。在學校、醫院、大型商業綜合體、鄉村旅館(酒店)等公共建筑推廣空氣能熱泵、全電廚房、電蓄冷空調等成熟電能替代設備。
(四)穩步推進電能替代
結合各地區農業農村資源稟賦及產業發展現狀,在種植、糧食存儲、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大力推廣電烘干、電加工等技術應用;全力支持鄉村綠色出行,提升公共充電服務水平,逐步向國省道公路沿線、百千萬工程鄉村旅游重點村拓展,打造服務構建覆蓋廣泛、均衡充電網絡。
(五)強化政策協同聯動
結合我市農村電氣建設發展實際,加強政策調研,推動現有農業、電力、能源等政策深度融合,為農村電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強化跨部門協同,共同推進“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能源綜合利用,圍繞農村電氣化建設需求,推動多元綠色低碳能源供給體系建設,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