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芬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的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近年來,我市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待中醫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顯改善,到基層中醫館就醫診治的人民群眾逐年增加。如據廣東省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醫療服務情況通報,我市系統上線中醫館,2023年度中醫診療服務279424人次,中藥飲片處方數108908張,中成藥處方數75240張,中醫體質辨識150744人次;2024年度中醫診療服務305881人次,中藥飲片處方數115699張,中成藥處方數82571張,中醫體質辨識135286人次。此外,全市2023至2024年中醫館服務內涵提升建設項目共14間,驗收自評分均達90分以上。
二、基層中醫藥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中醫館硬件設施不足。一些中醫館存在建筑面積偏小、科室布局不夠合理等建設問題,診療設備相對落后、陳舊,沒有及時更新,治療床位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二)基層優秀中醫藥人才缺乏。在農村定向培養中很少涉及中醫藥,??圃盒V嗅t專業培養人才不足,中醫人才不愿意到基層,基層人才流動性大。
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的措施
針對基層中醫藥服務存在的問題,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中醫館硬件設施建設
1.加大資金投入?;鶎由鐓^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方面,爭取加大各級財政資金投入,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做到中醫館獨立設置、位置醒目、布局合理、體現特色,通過中醫藥文化宣傳展示氛圍濃厚。
2.配備齊全中醫診療設備。中醫診室(含治未病室)、中醫治療室數量和面積達標,中醫診療和康復設備齊全;中藥飲片數量基本達到300種以上,中藥房中藥飲片儲存、調劑、煎煮等設備能夠滿足業務需求,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同時,優化門診布局,設置專門的中醫科室,推廣適宜的中藥技術,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重大疑難疾病治療和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和優勢。
3.積極推廣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加強縣域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設,提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覆蓋率,確保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開展6類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服務質量。通過中藥貼敷、艾灸、拔罐、中藥熏蒸、刮痧、推拿、康復治療等技術開展,日間病房的推廣開放,不斷提高基層中醫館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方便患者就診。
(二)加強基層中醫人才隊伍建設
1.加大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培養學科帶頭人、學術繼承人,繼續選派骨干技術人才到上級醫院進修、培訓,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提升基層中醫預防、診療和康復服務能力。加強與上級醫院的合作,通過醫聯體、對口支援、專家坐診等形式,建設惠州名醫梯隊,提升基層中醫藥人員業務水平。同時,鞏固加強中醫藥繼續教育和師承教育,通過師帶徒、進修培訓和學習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層中醫藥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為在職的基層中醫藥人員提供持續的培訓和進修渠道,定期組織專家講座、學術交流活動,促進知識更新和技能提升。加強中醫類別醫師培訓,充分發揮縣區中醫院縣區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的作用,在全科醫生培訓和轉崗培訓時優先考慮中醫類別醫師的培訓;鼓勵西醫人員學中醫,積極推動非中醫臨床醫生、家庭醫生團隊開展中醫藥專業知識學習培訓,確??h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建設周期內積極支援本轄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館建設,建立對口幫扶關系,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和中醫藥學優質服務下基層,實現縣鎮中醫藥服務同質化。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重抓教育源頭,擴大農村定向培養中醫藥人才招錄計劃,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擴大中醫藥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優化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臨床實習機會?;葜菪l生職業技術學院是我市唯一開設中醫藥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市教育局將指導該校以基層需求為導向,優化中醫藥專業群建設優化招生結構,強化定向培養,推動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結合基層中醫藥服務崗位需求,科學調整中醫學、針灸推拿、中藥學等專業招生計劃,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規模,重點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傾斜。通過定向就業協議簽訂、基層就業補貼等政策引導,提升畢業生扎根基層的主動性,逐步緩解基層中醫藥人才短缺問題。
2.加大基層中醫藥人才引進力度。人才引進方面向中醫傾斜。高層次人才引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三支一扶”人員招錄等方面有計劃地向中醫傾斜,充實中醫藥人才隊伍。調整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與符合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人事薪酬制度。推進各級政府制定完善優惠政策,包括薪酬待遇、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方面;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在基層工作表現優秀的中醫藥人才給予獎勵和晉升機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層,加大基層中醫藥人才引進支持力度。我市已相繼出臺了《惠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和舉薦辦法》 《惠州市新引進人才安家落戶補貼發放實施細則》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政策文件,縣區也有一些疊加政策,如:新引進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正高級職稱人才分別享受20萬、30萬、30萬安家補貼;應屆碩士畢業生和高級職稱、高級技師等專業人才享受1萬元落戶補貼,應屆本科畢業生和中級職稱、技師等專業人才享受最高5000元落戶補貼。此外,我市中醫藥技術領域技能人才可參與中醫藥行業的職稱評價。
(三)加強中醫信息化建設
不斷推進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患者電子病歷和中醫診療數據庫,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和互聯互通。建立遠程會診機制,支持上聯省、市級醫院,下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遠程會診和技術幫扶、指導,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的培訓支持,培訓人數和培訓時間達到要求。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部門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府辦〔2018〕50號)規定,依托廣東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惠州節點,積極主動配合主管部門建立患者電子病歷和中醫診療數據庫,提供相關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支撐服務。
(四)爭取更多醫保政策支持
力爭擴大中醫藥治未病、診療技術方面醫保報銷范圍包括建議將現代康復治療納入,提高報銷比例。將中醫(灸法、拔、推拿)、中醫外治、護理、產科、放射檢查等五類診療項目歸屬《診療項目目錄》管理,以鼓勵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為參?;颊咛峁┻m宜的中醫藥服務。鼓勵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中醫優勢病種及中醫日間病房等新型診療服務模式。
基層中醫藥服務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健全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不僅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基礎保障,下來我市將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康復等領域培養更多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良醫”,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
2025年9月16日
(聯系人及電話:段欲軍,283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