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輝等10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整治梁化河(梁化至平潭段)引水渠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梁化河長13.6km,集雨面積232.01km2,梁化河引水渠(惠陽段)沿河8個自然村、共有7個出水口。該引水渠(以下簡稱平潭干渠)始建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屬于花樹下水庫灌區的干渠之一,該干渠的水源為通過梁化河水閘引梁化河水,灌溉范圍包括惠東縣梁化鎮晨光村和黎光村,惠陽區平潭鎮陽光村、紅光村、光輝村、金星村和房坑村等5個行政村,共計1.815萬畝。該干渠是平潭鎮農業生產水源灌溉的命脈,也是重要的水利設施,全長8公里,原由平潭鎮水利所負責管護,其中梁化鎮境內約3.4公里,從梁化河水閘到209縣道穿路涵處2.9公里,該段存在分水口有4個。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缺乏管護,灌渠淤積阻塞嚴重。梁化河水閘及平潭干渠的管理原由惠陽區平潭鎮政府管理。近年來,隨著政府機構改革完成后,因運行管理單位的機構調整以及人員和經費保障的變化,導致目前該干渠無專門管理機構和專人管理,造成了干渠淤積阻塞的嚴重問題。一是渠道內淤積了大量淤泥,抬高了渠底高程,削弱了渠道的過水能力。二是部分渠段長滿了水浮蓮,渠道兩岸雜草雜木叢生,嚴重影響了渠道的過水能力。
(二)分水口無節制,水量浪費嚴重。平潭干渠從梁化河水閘到209縣道穿路涵處長2.9公里,該段存在4個分水口,這些分水口的建設年代久遠,分水口未設置節制閘,且分水口底高程較低,干渠水量無節制分流,造成了水量的浪費。尤其在枯水期,當干渠水量較少,下游灌溉水量不足的情況將進一步加重。
(三)209縣道穿路涵底板高程過高,限制了渠道過流。經現場了解,209縣道穿路涵底板高程高于渠底高程約15厘米,加上底板上存在一定的淤積,導致枯水期渠道的過流能力不足。
(四)梁化河水閘管護責任未理清。惠東縣花樹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工程項目于2013年6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完工,2020年12月完成竣工驗收。其中梁化河水閘重建、干渠段改造等屬于建設內容的一部分,工程項目完工后一直暫由惠東縣花樹下水庫養護所代管,尚未完成工程的移交手續,客觀上帶來了管護不到位的問題。
三、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建議
(一)工作開展情況
2025年5月13日,我局牽頭組織惠陽區農業農村局、惠東縣水利局、花樹下灌區管理單位及平潭鎮水利管理單位等對平潭干渠開展了實地調研工作,現場研究了平潭干渠存在的運行管理問題,就解決存在的運行管理問題提出了有關建議和舉措,同時下發了《關于做好市人大議案(建議第20250135號)辦理工作的通知》(惠水農水農電函〔2025〕23號),指導惠陽區、惠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制訂整改方案、落實解決措施,以便做好人大議案的辦理工作。
(二)整改方案情況
一是落實管護單位,完善移交手續。一方面惠東縣水利局已于6月23日以《關于移交梁化河水閘和平潭干渠管理工作的函》發函至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就加快推進梁化河水閘及平潭干渠管理移交工作進行對接溝通,并為接下來辦理和完善工程移交手續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將落實平潭鎮農業農村辦作為梁化河水閘、平潭干渠的運行管理機構,并報請惠陽區人民政府落實管護人員和管護資金,確保工程設施管護責任落實到位、工程正常運行,發揮其應有的綜合效益。
二是實施干渠段的清淤清障,做好干渠段建筑物的改造。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已編制完成了《花樹下水庫灌區平潭干渠清淤改造工程建設方案》,工程的主要內容涉及:1.對平潭段灌溉干渠1+712~3+413里程的渠道進行清淤清障;2.結合現場實際條件,合理規劃改建和新建分水、過水建筑物共計10處,配置合適的閘門、啟閉設備,確保正常啟閉、控制水流條件;3.對干渠1+712~2+900里程的渠堤設置寬3.5m的泥結石便道,以作日常管護通道;工程估算總投資約77.84萬元。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督促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按照《花樹下水庫灌區平潭干渠清淤改造工程建設方案》抓好工作落實,加快清淤改造工程的實施,保障干渠段的暢通,恢復渠道的灌溉功能。
二是牽頭協調惠陽區農水局和惠東縣水利局加快做好梁化河水閘及平潭干渠的管理移交,并督促惠陽區農水局進一步抓好移交后的運行管理機構、管護人員和管護資金落實,保障水利工程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效益發揮。
三是加強指導惠陽區農水局和惠東縣水利局做好協調溝通,并根據周邊受益鎮村的灌溉用水需求,及時制定灌溉用水方案和做好干渠水量的分配,做到科學分配水量,滿足灌溉用水需求。
四是積極引導縣(區)爭取專項債、省級資金及中央資金等用于中型灌區的管護和建設改造,為切實解決灌區灌溉水量不足等問題提供資金保障。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水利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