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注[A]
惠市司案〔2025〕第5號
臺盟惠州市支部: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破解鎮街執法機制堵點難題的建議》(提案第2025100號)收悉。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及最新政策文件,現答復如下:
一、系統推進執法體制改革,破解運行管理堵點
針對鎮街執法職責交叉、統籌乏力問題,按照中央關于鎮街“三項清單”的工作部署,指導惠陽區開展第一批試點工作。目前,市政府已發布《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惠陽區各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法職權的公告》,完成惠陽區鎮街綜合執法職權調整工作。其他縣區正在推進中。會同市委政法委推動惠城區推行“鎮長(主任)分管,黨政班子成員兼任隊長”模式,將執法效能納入鎮街年度考核,壓實主體責任。博羅縣率先建立“大執法隊”模式,出臺《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工作機制》,制定《職責邊界清單(第一批)》,將147項執法事項分為Ⅰ類(易處理事項)和Ⅱ類(專業事項),明確執法隊與職能部門分工,從源頭上減少推諉扯皮。
二、強化人財物保障,夯實基層執法基礎
針對經費短缺、裝備不足問題,市財政局安排鎮街補助資金,重點支持執法裝備購置。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積極協調市機關事務局和各縣(區)公務用車管理部門,清理各鎮街車輛的空編用于添置執法車輛。指導各縣(區)、各鎮街參照財政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管理辦法》,擬定實施制服采購計劃。目前全部鎮街已完成換裝。此外,市司法局購置并無償劃轉一批符合執法辦案需求的執法記錄儀,支持惠城區鎮街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下一步將推動全市鎮街開展執法場所標準化建設,落實“錢隨事走”原則,推動執法經費向基層傾斜,優先保障執法車輛更新和無人機等新型裝備配置。
三、聚焦能力提升,降低行政執法敗訴風險
針對執法不規范、敗訴率高的問題,我市構建“培訓+監督+考核”全鏈條能力提升機制,督導市、縣(區)執法部門履行業務指導和培訓職責,全面落實執法“導師制”,印發《關于加強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業務指導工作的通知》等工作指導文件,制作城管領域22個常見執法類別的教學視頻,開展執法人員輪訓,不斷提升執法工作能力和水平。2024年以來,我市累計開展鎮街執法培訓活動117場次,參訓人員2446人次,參考人員2034人次。今年以來,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會同市委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加強府院協調聯動,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四、健全監督體系,倒逼執法規范透明
針對監督機制薄弱環節,我市構建“多元協同+科技賦能”監督網絡。組織對市場監督、城管執法、住建、應急管理以及各鎮街,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和涉企執法案卷排查工作。博羅縣實施“亮碼入企”機制,執法人員通過“粵執法”亮證接受企業監督;惠東縣建立“六查機制”(線上巡查、案卷評查等),加大對執法部門案卷評查力度。仲愷區成立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中心,為企業排憂解難。下一步,將推廣“駐在式”監督模式,深化“粵執法”平臺應用,擴大“亮碼入企”試點范圍,對執法不作為、過罰失衡等問題掛牌督辦。
五、動態優化職權配置,提升執法適配性
市委編辦會同市司法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以及之前下放200項職權的城管執法、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林業等5個行政執法部門,指導各縣區通過“自下而上”“三上三下”程序,做好鎮街履職事項清單中涉及執法職權部分的調整工作,確保基層“接得住、管得好”。
六、加強隊伍建設,筑牢法治人才根基
針對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多措并舉充實基層力量。我市嚴控執法專編人員流動,明確未經批準不得抽調。2025年,各鎮街招錄一批法律專業崗位公務員,法學專業占比逐步提升。下一步,將全面推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年審制度,2025年實現全員覆蓋;總結惠城區試點經驗(干部隊伍專業化、執法標準規范化等),推廣“黨政班子成員兼任隊長”模式,建立執法隊伍穩定性保障長效機制。
我市將以貴單位建議為重要遵循,持續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一是強化敗訴率治理與執法規范化協同推進,落實《實施方案》各項任務;二是加快構建“權責清晰、保障有力、能力過硬、監督有效”的執法新格局,著力破解機制堵點,為法治惠州建設提供堅實支撐。感謝貴單位對法治建設的深度關切與寶貴意見!
惠州市司法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