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林立代表提出《關于打造國家A級旅游景區的建議》收悉。結合惠州植物園功能定位與發展現狀,經研究,我局提出會辦意見如下:
一、關于惠州植物園功能定位與發展方向的考量
根據惠州市政府批復的《惠州植物園運營管理方案》,惠州植物園功能定位為具有惠州特色的兼具生態保護、科普教育及人文體驗等多種功能的精品景觀型植物園。植物園自規劃建設之初即明確以科學研究、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為核心功能定位,旅游資源價值只是植物園的輔助功能,這是與其他以人文旅游資源和城市休閑旅游資源為主導功能的歷史名跡和公園的本質區別。根據《廣東省植物遷地保護體系規劃》(2024-2035),惠州植物園已納入第一批廣東省區域植物園,按照《廣東省區域植物園建設指引》要求,需優先保障物種保育、科研監測等專業職能,其運營管理模式與A級景區以旅游服務為導向的評定標準存在本質差異。若過度側重旅游開發,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一)生態承載力受限:園區一期現有面積僅41.82公頃,核心保育區(含專類園、生態科研林地等)占70%以上,大規模游客涌入易破壞脆弱生境,影響瀕危植物保護;
(二)專業功能弱化:景區化改造需增設游樂設施、商業配套等,擠占科研科普空間,偏離公益性定位;
(三)管理矛盾突出:A級景區需實行市場化運營,與植物園非營利性、財政托底保障機制存在沖突。
二、當前制約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的客觀條件
(一)基礎設施短板明顯:園區現有停車場(約200個停車位)、游客服務中心、廁位等配套僅能滿足日均約2000人接待量,距A級景區5000人以上承載標準差距較大,擴建受生態紅線限制;
(二)專業化服務不足:當前講解系統、互動體驗項目以科普為導向,缺乏旅游導覽、娛樂休閑等業態,短期內難以達到《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細則》要求;
(三)資金與政策瓶頸:根據《惠州植物園運營管理方案》,惠州植物園為市直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經費由市財政按財政一類補助撥付,園區采取“封閉管理+免費入園”運營模式,景區創建需持續投入建設及運維資金,單靠現行財政分級保障機制下難以落實和保障。
三、未來優化提升方向
(一)強化科研科普核心能力:按照區域發展及科研科普工作要求,重點建設冬青園特色園區,主要收集世界各地的冬青科植物,并逐步開展冬青科植物資源的相關深入研究,打造華南地區冬青科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中心,形成惠州植物園獨有特色,同時將惠州植物園建造成為廣東省地市級示范性植物園。
(二)有限度提升游覽體驗:新增互動科普設施及自然教育徑,開發植物研學課程,在節假日逐步推行“預約限流”機制(日均最高限10000人次),平衡保護與開放需求;
(三)探索“生態+”融合發展:聯合文旅部門設計“西湖-紅花湖-植物園”生態旅游線路,通過功能互補實現資源聯動,避免單一景區化開發。
惠州市林業局
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