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閆寶璋(右前)到惠陽調研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
惠陽區紀委工作人員在沙田鎮東明村開展信訪舉報宣傳。
仲愷高新區紀檢干部在潼湖鎮廣和村群眾家中排查扶貧資金領域問題線索。
惠城區紀委監察局組織全區紀檢監察系統工作人員進行軍事化體能訓練。
惠城區紀委派出紀律監督小組保障村“兩委”換屆風清氣正。
今年以來,在省紀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紀委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狠抓“兩個責任”落實,堅決懲治腐敗,鍥而不舍糾正“四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大紀律審查力度,進一步減存量、遏增量,實現“一降一升”。據介紹,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收到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970件(次),同比下降21.1%;立案692件692人,同比增長8.8%。
各部門各單位提醒談話10591人次
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
今年以來,市紀委開展了新任處級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和黨規黨紀知識測試,強化紀律意識和廉潔從政意識;深入廣大黨員隊伍中宣講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208次,為1.65萬名黨員上黨課、作廉政輔導報告;編印惠州市黨員領導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讀本和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懺悔錄,拍攝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同時,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保證政令暢通;加強對村(社區)“兩委”換屆風氣的監督,對涉嫌違反換屆紀律問題線索快速啟動紀律審查工作,受理涉及換屆事項舉報反映79件,全部及時核查處理。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創新和管黨治黨的實踐標尺,體現了黨中央既鐵腕肅紀又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
今年以來,市紀委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建立健全抓早抓小機制,以“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等方式對黨員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全市各部門各單位提醒談話10591人 (次)。其中,談話對象涉及縣處級干部436人次;加大信訪函詢力度,開展談話函詢49人(次)。
據介紹,上半年全市共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752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363人次,占比48.3%;第二種形態284人次,占比37.8%;第三種形態55人次,占比7.3%;第四種形態50人次,占比6.6%。
全市基層辦案數607件
上半年,市紀委機關立案57件,同比增長58.3%;市紀委派駐機構立案28件,同比增長55.6%;全市基層辦案數607件,同比增長4.3%。
在這組數據的背后,體現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中心任務,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節奏不變,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今年以來,市紀委認真貫徹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探索制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工作指引(試行)》和《線索處置和執紀審查“兩報告”工作實施細則》,不斷規范執紀審查工作;加強案件審理工作,嚴把案件審理關,對32件案件提出審核監督意見共189條,確保案件質量。
同時,加強審查安全工作,實行領導負責辦案工作點安全值班制度,執紀審查期間,市紀委班子成員每周輪流負責辦案點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談話室使用管理制度,確保辦案談話規范安全,既保障采取審查措施安全,也保障“走讀式”談話期間安全;對全市7個縣(區)開展執紀審查安全專項檢查,督促整改存在問題,確保審查安全“零事故”。
此外,市紀委充分發揮信訪舉報職能作用,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組織開展市、縣、鎮、村四級信訪舉報主題宣傳活動,開展越級舉報、重復舉報專項治理,加大跟蹤督辦力度,層層壓實辦理責任;建立健全信訪舉報件分級歸口受理工作,強化信訪舉報統一歸口管理;完善信訪舉報情況“季報”和要情“專報”制度,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堅決查處“微腐敗”問題
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需要馳而不息強化。今年以來,通過馳而不息改進作風,全市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好轉。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通過緊盯年節假期、關鍵少數、特殊區域,市紀委不斷強化作風建設,堅決查處隱形變異、改頭換面的 “四風”問題。上半年,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2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8人,通報曝光典型違紀問題6批27人。
聚焦“四風”強化暗訪曝光。市紀委開設《聚焦“四風”》暗訪曝光專欄,對黨員干部作風問題進行常態化暗訪曝光。上半年,全市開展明察暗訪300批次,制作、播出暗訪片23期,曝光問題192個,立案1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人,誡勉談話131人,通報批評71人;創新“萬眾評公務”評議方式,對去年排名末位的4個單位的班子成員進行改進作風集體提醒談話。
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深入開展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線索集中排查工作,上半年全市排查線索1154條,立案546件,結案29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75人。開展農村基層違紀違法線索排查結果異地抽查復核工作,共收到群眾來信來訪來電335宗,入戶核查農戶642戶,訪談村民1808人,梳理違規違紀問題線索216條,初步核實問題線索57條。
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監督檢查。抽選部分市級貧困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農戶進行入戶核查,共核查農戶486戶1592人,發現問題線索36條,立案13人,堅決斬斷伸向扶貧資金的黑手,推動中央和省市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堅決問責不作為、慢作為。加大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的問責力度,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40宗重點案件進行責任倒查,問責133人,其中立案53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按照市委要求,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導致推動不力、進展緩慢的7宗市重點項目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進行問責。
制定出臺“一案雙查”暫行辦法
今年以來,我市各級黨委、紀委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落地生根。
市紀委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兩個責任”情況納入“三述”重要內容,組織10名縣(區)黨政主要領導和市直部門“一把手”向市紀委全會述責述廉述德,督促全市各縣(區)紀委、各派駐紀檢組開展“三述”活動。依托“兩個責任”電子監管平臺,對各縣(區)黨委、紀委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市紀委派駐(出)機構落實“兩個責任”情況進行監管和考核。
市紀委領導和機關堅持經常深入縣(區)和市直單位,既推動“兩個責任”層層落實,又把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傳導到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同時,制定出臺“一案雙查”暫行辦法,強化責任追究,上半年全市共有5名黨員干部分別被追究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5人均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有力倒逼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到實處。
全市巡察8輪發現問題線索59件
巡視巡察工作是黨內監督的制度創新,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我市加大巡察力度,市縣巡察一體化格局工作初步形成。市委各巡察組以“六項紀律”為尺子,深化政治巡察。全市巡察8輪,共巡察49個單位,發現問題線索59件,轉立案11件;其中市一級巡察2輪,巡察單位20個,發現問題線索27件,轉立案6件。
開展村級換屆紀律專項巡察。
巡察走訪全市74個鎮 (街)和
245個村(居),召開座談會84場次,組織個別談話605人次,發現個別鎮(街)領導責任落實不夠到位等問題一批,并要求及時整改。
同時,強化巡察成果運用。開展巡察“回頭看”活動,對去年巡察的惠州衛生職業學院等5所職業院校進行回訪,跟蹤督促有關問題整改落實,進一步增強巡察工作成效。修訂出臺《惠州市委巡察工作辦法(試行)》,明確機構和職責等內容,為規范開展巡察工作提供了依據和遵循。指導各縣(區)成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巡察辦和巡察組,截至6月底,全市各縣(區)全部成立了巡察機構,配齊配強巡察工作力量,全市形成市縣巡察工作一體化格局。
出臺治理“為官不為”制度
今年,在完成市一級派駐機構“全覆蓋”改革的基礎上,市紀委突出抓好建章立制工作,起草了市紀委派駐機構建設實施意見、市紀委派駐(出)機構工作指引等相關文件,推動派駐機構規范履職。
指導7個縣(區)紀委完成派駐機構改革全覆蓋工作,共設立81個派駐紀檢組,人員編制341名,平均每個派駐組4人以上。改革后,全市派駐力量大幅度增加,工作合力進一步增強。上半年,市、縣二級派駐機構立案分別同比增長55.6%、17.1%。
此外,我市出臺治理“為官不為”制度。制定出臺“一線問責法”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對貫徹執行不力、懶政怠政、失職瀆職等三大類23種情形實行問責,明確了批評教育、責令辭職、免職等9種問責方式。上半年,全市共查處“為官不為”問題52起,處理5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4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6宗。
82名部門“一把手”作出廉政承諾
今年以來,市紀委強化監督和教育,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機制進一步建立。
強化“不能腐”。開展以案治本“一案四書”,選取典型案例,剖析原因,督促案發單位黨委 (黨組)切實做好整改,完善制度,強化監督,防控風險。完善政府投資工程廉情預警評估系統,建立常態化預警處置機制。截至目前,系統共監督項目180個,發出預警短信112條,發送廉情預警告知書7份。
強化“不想腐”。市紀委充分發揮 “惠州清風”微信公眾號作用,上半年推送反腐倡廉工作信息540多條。加強黨員干部家風建設,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編印《惠州歷代名人家風家訓》,提供給本系統黨員干部閱讀。聯合廣東地稅“廉政文藝輕騎隊”共同舉辦廉政教育喜劇《家風》演出活動,組織市四套班子領導和副處以上領導干部觀看。開設“陽光正能量——— ‘一把手’廉政承諾”專題節目,組織82名部門“一把手”通過節目向社會公眾作出廉政承諾。
深入開展“爭做嚴格自律標桿”教育
今年以來,市紀委把“爭做嚴格自律的標桿”作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內容和具體行動。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健全完善自我監督、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等三大機制入手,注重統籌兼顧,融入日常,互相促進,推動爭做嚴格自律標桿工作轉 入 制 度化 常 態化,促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作風不斷好轉,各項工作的推進力度和完成效率不斷提升。
市紀委通過從嚴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和組織生活制度;積極搭建干部學習和思想交流的平臺,堅持每周學習會,打造 “學習講壇”等紀檢特色品牌活動;設立圖書閱覽室,倡導多讀書、讀好書;強化干部隊伍的管理和監督,加快建章立制,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樹立起爭做標桿的意識,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改進、比學趕超、爭做標桿的良好氛圍。上半年共組織開展學習講壇5期;組織110多名紀檢監察干部到西柏坡、惠東高潭參加黨性教育培訓班,選派64名干部參加中央和省市業務培訓班,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
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市紀委深入省級貧困村石灘村開展扶貧工作,幫助該村規劃扶貧項目19個,目前已完成13個,在建6個,村集體年收入從2015年的2.67萬元增加到如今的超61萬元,增長了22倍,扶貧工作成效明顯。
為了落實依規治黨的要求,市紀委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工作制度進行梳理、匯總,做好制度的“立、改、廢”工作,并強化制度的執行力,確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規執紀、按章辦事。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建立健全“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七項流程圖”,努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同時,堅持違紀必究。對反映紀檢監察干部的信訪件,堅持有信必核,有案必查。上半年,共處置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10件,其中已了結9件;立案1件1人,組織處理3人,堅決防止“燈下黑”,推動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作風進一步好轉。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今年以來,各縣(區)紀委、市紀委各派駐紀檢組、機關各室(部)、市委巡察機構在市紀委常委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委局中心工作大局,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監督執紀成效明顯。
比如,惠城區在開展“爭做嚴格自律的標桿”教育、制度建設方面起步早、成效好;惠陽區加大紀律審查力度,上半年立案同比上升13%,受理信訪舉報下降47%,減存量、遏增量效果明顯;惠東縣加大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線索集中排查力度,查處了一批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
博羅縣聚焦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深入鎮、村精準排查一批扶貧領域問題線索;龍門縣注重發揮巡察利劍作用,對村社(區)兩委換屆開展專項巡察并發現一批問題線索,確保了換屆環境風清氣正;大亞灣區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開展談話提醒3470人次,“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效初顯;仲愷高新區注重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每報一會”制度,區領導班子成員定期在區常委會匯報本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情況,有效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到位。
此外,各派駐紀檢組認真履職、大膽創新,強化監督責任落實。市公安局、國資委、交通運輸局、市直紀工委等紀檢組聚焦主責主業,敢于監督、敢于碰硬,上半年立案查處了一批案件;市發改局、住建局、教育局、衛計局紀檢組廣泛開展廉政提醒談話活動,做到教育在前、警鐘長鳴。市委辦、市府辦紀檢組緊盯“三重一大”事項、國有資產管理、專項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督促各單位健全規章制度,規范權力運行。
本版文/圖 記者戴 建通訊員惠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