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執行公開 >> 督查審計公開
政策解讀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惠州市2018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9-07-31 15:14:26 來源:惠州市審計局
瀏覽字號:
分享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2018年7月以來,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廣東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推進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全覆蓋,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市建設國內一流城市作出了應有貢獻。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市審計局共完成審計(調查)項目55個,共查出違規金額12,566萬元,應上交財政資金3,716萬元,應減少財政撥款或補貼35萬元,應歸還原渠道資金8,842萬元,移送有關部門處理事項10件,提交審計報告71篇。


  審計結果表明,各地區、各部門認真執行市第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以及市第十二屆人大第十八次、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調整方案,2018年度市本級(含市直、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下同)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收支管理總體規范。市財政部門編制的決算草案顯示:2018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444.93億元,總支出428.35億元,年終結轉結余16.58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完成260.53億元,總支出162.28億元,年終結轉結余98.25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完成0.6343億元,總支出0.6340億元,年終結余3萬元;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86.9億元,支出71.84億元,收支相抵當年結余15.0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01.56億元。


  ——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財政收入質量穩步提高。2018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61億元,同比增收7.64億元,增長3.69%。其中稅收收入148.98億元,同比增長1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例為69.42%。


  ——財政支出結構優化,重點領域保障有力。2018年,市本級財政民生支出156億元。投入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方面78億元,保障各項民生實事項目順利推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安排資金13.70億元,助推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等重大科技項目建設。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各項政策,采取降低企業用地、用能成本等措施,全市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202.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17.1%,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財政各項改革扎實推進,推動預算管理能力提升。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明晰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預算管理權責。推進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試點,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提供責任。積極推進市、縣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市直176個預算單位已實現支付電子化。


  2018年7月市人大常委會對《2017年度惠州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作出相關決議后,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被審計單位高度重視,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工作,所披露的問題得到有效整改。截至2019年6月底,通過整改,已促進增收節支18,218萬元,其中上繳財政1,034萬元、減少財政撥款或補貼金額16,990萬元、歸還原渠道資金194萬元。有關部門和被審計單位出臺加強管理、堵塞漏洞的具體措施268項。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一)市直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對市財政局組織2018年度市直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市直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多列和少列部分預算收入。市財政局將部分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列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造成多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099.83萬元,少列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2,099.83萬元。


  2. 超范圍使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018年,市財政局超范圍使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列支車輛購置、垃圾填埋處理運營服務等費用,涉及金額3,065.47萬元。


  3. 部分專項資金撥付不及時。2018年,市財政局未按規定在收到省下撥資金的30日內將2018年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120項專項資金下達至用款單位,涉及金額158,746.66萬元。


  4. 部分項目預算執行率低。387個支出項目預算執行率低于40%,涉及金額17.69億元,其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獎代補資金等187個項目預算執行率為0,涉及金額5.69億元。


  5. 部分新增債券資金使用效益不高。2018年新增債券資金45,700萬元安排用于南梅湖片區土地儲備、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及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配套工程、市區河涌整治建設,截至2018年12月底使用1,697.30萬元,結余44,002.70萬元,資金使用率3.71%。


  (二)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對大亞灣開發區財政局、仲愷高新區財政局組織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虛列或少列部分預算收支。一是大亞灣開發區財政局采取“以撥作支”方式,將支持科技金融發展、推動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引導資金、大亞灣石化公用管廊公司增資款等合計30,974.50萬元,從國庫撥付至國資中心賬戶,未形成實際支出,虛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0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74.50萬元。二是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部分基礎設施配套費、罰沒款等非稅收入未按規定及時繳庫,造成少列政府性基金收入68,717.7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128.57萬元。


  2. 部分項目預算執行率低。一是大亞灣開發區城市消防水源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等267個支出項目執行率為0,涉及金額24,167.30萬元。二是仲愷高新區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運營補助經費等33個支出項目執行率為0,涉及金額1,283萬元。


  3. 部分新增債券資金使用效益不高。2018年新增債券資金40,000萬元安排用于仲愷高新區357創新產業帶起步區項目,截至2018年12月底使用7,780.53萬元,結余32,219.47萬元,資金使用率19.45%。


  4. 未按規定清理收回存量資金。仲愷高新區財政局未按規定清理收回連續2年未使用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及服務平臺建設等26項專項資金,涉及金額734.54萬元。


  (三)鄉鎮(街道)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對惠城區江南街道、惠東縣梁化鎮、博羅縣長寧鎮、仲愷高新區瀝林鎮4個鄉鎮(街道)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及2017年度財政決算情況(不含惠城區江南街道)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部分預決算管理不符合規定。一是梁化鎮、長寧鎮2017年度預算均由縣財政部門代編,其預、決算未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二是梁化鎮、瀝林鎮未將部分縣級下撥的專項經費和其他收入納入年度決算,造成少列決算收入1,816.6萬元。三是截至2018年底,瀝林鎮未按規定向社會公開2017年度預算及決算情況。


  2. 財政財務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是瀝林鎮違規向企業及集體組織借款,用于支付垃圾處理等費用,涉及金額450萬元。二是梁化鎮、長寧鎮無合法票據列支飯堂日常支出、環衛所租用鏟車等費用,涉及金額165.75萬元。三是瀝林鎮以“撥出經費”方式,違規轉移預算資金到下屬企業,列支鎮政府車輛費用、辦公費等,涉及金額129.82萬元。四是2015至2018年,梁化鎮、長寧鎮大額使用現金支付禁毒宣傳費、餐費、車輛維修費等,涉及金額72.57萬元。


  3. 部分非稅收入未按規定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江南街道、梁化鎮、長寧鎮部分資產出租收入、基礎設施配套費未按規定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導致少計財政預算收入685.10萬元。


  4. 違規收費。一是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瀝林鎮無依據收取土地管理費217.37萬元。二是2014至2016年梁化鎮無依據收取定點生豬屠宰場款9萬元。


  二、部門和單位預算執行和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情況


  對市統計局、市殘聯等16個單位2018年度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16個單位的預算收支基本符合國家有關預算和財經法規的規定,預算編制、執行及管理逐步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水平逐步提高。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部分單位接待費、會議費管理使用不規范。一是原市海防與打擊走私辦公室、惠陽區人民法院部分公務接待無來訪公函,涉及金額43.65萬元。二是市工商聯超預算列支會議費,涉及金額3.77萬元。


  (二)擠占或超范圍使用項目經費。一是惠陽區人民法院2014至2015年擠占裝備費等項目經費支付飯堂費用等,涉及金額561.3萬元。二是市統計局超范圍使用專項資金列支日常辦公經費,涉及金額9.62萬元。


  (三)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一是市機關事務局未嚴格審核政府周轉房租賃資格,17名承租人名下已有城區住房,其中9人更有多套城區住房。二是市機關事務局部分房產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涉及金額6,373.94萬元。


  (四)部分單位未按要求上繳財政資金結余。2018年市殘聯及其下屬4個事業單位未按市財政部門要求上繳財政資金結余,涉及金額234.44萬元。


  三、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情況


  (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審計情況。


  對市扶貧、財政、民政、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部門以及博羅縣、龍門縣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部分產業項目帶動脫貧作用不強。一是龍門縣將扶貧開發資金9,000萬元用于投資龍門縣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建設的樓房物業,獲取固定回報,并未投入到農業支持領域。二是博羅縣投入扶貧開發資金2,000萬元參股羅浮山旅游公司,用于建設朱明洞景區游客集散中心等經營性項目,每年獲取固定回報,對當地產業扶貧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2. “三保障”政策落實不夠精準。一是龍門縣、博羅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向未達驗收標準的9戶貧困戶發放2017年危房改造補貼,涉及金額43.7萬元。二是博羅縣1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未能按規定享受2017至2018學年惠民資助政策,涉及金額4.2萬元。三是2018年龍門縣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復申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3萬元。四是博羅縣1戶農戶已參加城鎮職工社保,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格條件,多領取2017年危房改造補貼1.5萬元。


  3. 個別項目招投標監管不嚴。一是博羅縣楊村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審核把關不嚴,未發現市正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虛假業績資料參加投標的問題,造成該公司中標2個村的光伏發電項目,涉及金額138.75萬元。博羅縣湖鎮鎮三水村文化活動室工程共有3個投標人,其工程量清單中61項措施費項目報價有60項一致,投標報價呈規律性差異,投標人涉嫌相互串通投標,涉及中標金額92.69萬元。


  4. 截至2018年11月,惠東縣未按協議撥付2018年上半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貼息資金,涉及金額15.07萬元。


  (二)惠陽區水污染防治項目審計情況。


  對惠陽區2016至2017年水污染防治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滯后,水污染未能得到徹底治理。一是污水未能全部入廠處理。惠陽區2016年、2017年排污量分別為8,473.11萬噸、8,150.3萬噸,但處理量分別為5,805.62萬噸、5,857.67萬噸,未處理污水比例分別為31.48%、28.13%。二是因管網建設規劃不科學,建成的管網并未連接污水處理設施,導致部分污水處理廠負荷率低。截至2018年6月,惠陽區共有9座污水處理廠,其中6座負荷率低于50%,良井污水處理廠負荷率為0。三是新圩鎮黃沙河、丁山河、屯梓河3個水環境治理中心在污水流入境內河流前未進行集中處理,水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


  2. 環境執法不夠嚴格。一是原惠陽區環保局未認真核查企業排污量。截至2018年9月,原惠陽區環保局仍有227家企業的排污量未核定,以致污水排污費無法追繳。二是部分非法養殖場清理不徹底。截至2018年8月,秋長鎮仍有18個非法養殖場未拆除。三是未按規定對重點污染企業實行全覆蓋監測。截至2018年8月,惠陽區環保部門仍未實現對惠陽區新圩源輝五金電鍍廠、新圩鑫隆五金制品加工廠、坑塘電鍍廠的PH在線監測。


  3. 2家供水企業未及時上繳污水處理費。截至2018年6月,惠陽供水有限公司、新圩鎮自來水公司未上繳污水處理費累計共2,034.4萬元,其中1,954.41萬元被擠占用于管網建設等方面。


  (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審計情況。


  對惠東縣梁化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非法養殖場清拆整治工作滯后,完成不徹底。一是梁化鎮未按惠東縣政府要求于2017年7月以前完成81家非法畜禽養殖場的清理清拆工作,至2018年7月才完成。二是整治工作不徹底,2018年7月至9月新增非法養殖場29家。


  2. 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低。梁化鎮污水處理廠2017年度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為65%,未達縣要求的目標(75%)。


  3. 少繳納水資源費。截至2018年12月,梁化鎮自來水廠少繳2017年度水資源費5.76萬元。


  四、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按照審計署要求和省審計廳統一部署,對全市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部分事項服務流程不夠優化簡化,便民程度不高。一是部分服務事項超時辦結,審批效率不高。抽查惠東縣自然資源局5宗建設用地預審項目,辦理時間最長115個工作日、最短26個工作日、平均52.8個工作日,未在規定時間(20個工作日)內辦結。二是未實現證明材料信息共享。市自然資源局、惠陽區自然資源局和大亞灣開發區國土分局在受理企業投資項目用地審批多個環節中,要求企業向不同業務科室及下屬單位分別提交“企業營業執照”等同一資料,未實現內部信息共享。三是部分服務事項辦理渠道單一。惠陽區自然資源局只能在窗口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供地審核”,不支持網上辦理或快遞物流申請。市自然資源局雖然支持“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網上辦理,但僅限于提交申請,申請人仍需到服務大廳提交紙質材料,且不支持跨縣(區)通辦。四是違規設置業務辦理前置條件。市供水有限公司、博羅縣供水發展總公司等5家供水企業違規將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作為辦理用水報裝的前置程序。五是市、縣公安部門未按規定免費提供居民身份證相片采集服務。


  (二)個別單位直接指定下屬單位提供服務,影響市場公平競爭。一是大亞灣開發區國土分局在受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時,直接指定下屬單位大亞灣開發區國土資源測繪所提供不動產權籍調查業務。2018年該測繪所共完成權籍調查業務97,285宗,涉及收費金額1,383.17萬元。二是2018至2019年3月,市供水有限公司辦理建筑給水工程驗收時,直接指定下屬企業市東江給排水勞務服務公司提供清洗水池服務,涉及收費金額192.53萬元。


  (三)部分單位落實降費政策不到位。一是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原市國土資源局在辦理建設用地改變使用條件等審批事項時,違規向申請人收取土地評估費用,涉及金額144.83萬元。二是2018至2019年3月,惠東縣大嶺街道向企業多收生活垃圾處理費,涉及金額9.03萬元。三是市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對個別有特殊用氣需求的企業加收保供氣費,每年增加企業用氣成本約2.4萬元。


  五、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審計情況


  對惠州市2018年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未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政策。一是13個職能部門未及時出臺鄉村振興相關配套政策。如市自然資源局未按要求出臺《“一戶一宅”管理制度》,導致農村一戶一宅政策落實缺乏規范指導,未能有效解決一戶多宅問題。二是截至2019年2月底,惠城區未完成78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博羅縣未編制6個鎮全域鄉村振興規劃。三是博羅縣2018年3月批準實施7個省定貧困村的規劃,至2019年4月才下發到鎮、村。


  (二)部分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閑置。截至2019年3月底,全市共有各類鄉村振興資金17,756.79萬元閑置超過1年,未能發揮效益。如龍門縣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資金閑置超過19個月,涉及金額7,251.96萬元。


  (三)涉農補貼管理發放存在薄弱環節。一是惠東縣、仲愷高新區等5個縣、區通過業務主管部門或鄉鎮發放部分涉農補貼,未實現涉農補貼發放“一卡通”,涉及金額37,811.8萬元。二是全市各縣、區未及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等涉農補貼,涉及金額15,492.32萬元。如截至2018年3月,博羅縣累計到位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5,841.66萬元,至2019年3月底仍有2,741.58萬元未發放。三是惠城區、龍門縣等6個縣、區共有1,095戶農戶使用他人賬戶領取補貼,涉及金額184.33萬元。


  (四)農村用地管理不到位。一是“一戶多宅”問題突出,截至2018年底,抽查發現全市共有57個村3,602戶擁有宅基地8,909塊,與“一戶一宅”政策不符。二是博羅縣、龍門縣、大亞灣開發區6個村共738戶村民超面積標準建房,涉及土地面積15.63萬平方米。


  (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薄弱。一是惠城區、惠東縣未按要求于2018年底前完成121個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未實現污水集中處理。二是3縣4區已建成的309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未運行。


  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績效審計情況


  對惠州市2018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績效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使用效益不佳。一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結余大。2016至2018年,全市共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62,733.85萬元,支出30,739.19萬元,結余31,994.66萬元,資金結余率51%,大量就業保障金閑置,未發揮效益。二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結構不合理,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政策執行不精準。市、縣殘聯將就業保障金用于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康復、康園中心建設、特殊教育等方面,涉及金額30,104.48萬元,占比97.94%;直接用于支持殘疾人就業的支出為634.71萬元,占比2.06%,扶持殘疾人就業力度弱,不利于殘疾人就業。如截至2018年12月底,惠城區、博羅縣、龍門縣共有適齡且具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6,064人,2016至2018年市縣兩級殘聯組織1,220人開展培訓,培訓率為20.12%,殘疾人培訓力度明顯不足。三是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前期研究論證不充分,建設進度緩慢。市殘聯對該項目的設計缺乏統籌謀劃,在建設過程中,將項目定位從“托養為主”調整為“康復訓練為主”,造成投資規模從2,970萬元增加至8,586.83萬元。該項目于2008年批復立項,2013年10月開工,至2019年6月仍未投入使用,項目從批復至今已逾10年,投入的資金未能發揮效益。


  (二)縣(區)殘聯履職不到位,惠及殘疾人的政策未全面落實。一是縣(區)殘聯未全面宣傳殘疾人重度護理補貼相關政策,造成2018年共有350名殘疾人未享受補貼,涉及金額92.08萬元。二是惠城區、龍門縣殘聯未完成無障礙改造任務。惠城區、龍門縣殘聯2016至2018年應完成無障礙改造任務78戶,截至2019年5月仍有40戶未完成。


  (三)部分鄉鎮(街道)未全面摸清殘疾人康復需求,康園中心服務水平不高。一是截至2018年12月底,惠東縣、博羅縣、惠陽區、仲愷高新區共有16個鄉鎮(街道)的康園中心建成后閑置,未發揮作用。二是部分鄉鎮(街道)康園中心工作開展不到位,服務殘疾人的數量未達要求。2018年,惠城區、博羅縣和龍門縣29個鄉鎮(街道)的康園中心共有會員618人,實際服務196人,服務對象出勤率為31.72%,未達市要求的70%。


  七、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審計情況


  (一)基礎教育投入審計情況。


  對市直和惠陽區2015至2017年基礎教育投入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部分基礎教育目標任務未完成。一是教師學歷指標不達標。小學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為68.13%、普通初中教師本科學歷比例為89.48%,未達2018年省定量化指標要求(小學教師本科學歷達70%、初中本科學歷達95%)。二是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進度緩慢。2016至2018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完工學校72所,新增學位63,409個,完成率分別為55%、62%,未達計劃預期(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132所,新增學位102,357個)。三是初中輟學率超標。惠陽區2017至2018年初中輟學率為3.85%,未按省要求控制在1.5%以下。


  2. 部分基礎教育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一是部分教育專項資金撥付使用進度慢。2015至2016年,惠陽區財政局收到中央、省及市級教育專項資金2,098.88萬元,截至2017年12月底撥付至用款單位16.2萬元,至2018年1月才基本撥付完畢。二是惠陽區教育局超范圍使用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2015至2017年列支新生軍訓、慰問教師等費用1,050.26萬元,未用于改善中小學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


  (二)事故安全隱患處理及整改審計情況。


  對全市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事故隱患檢查處理及整改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治超工作存在薄弱環節。一是部分違法超限運輸案件未按時辦結。截至2019年1月,有790宗違法超限運輸案件未按規定在6個月內結案。二是“一超四罰”工作未完全落實到位。4輛惠州籍貨運車輛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市交通運輸局未按規定吊銷違法車輛的車輛營運證;有5家惠州企業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其貨運車輛總數10%,市交通運輸局未責令其停業整頓;市交通運輸局對37宗違法超限運輸案件所涉及的21個源頭企業進行了立案查處,但未按規定對放行的工作人員和貨運源頭單位負責人作出行政處罰。


  (三)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審計情況。


  對惠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率未達100%。3個縣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務分別為61.21%、71.80%、76.50%,惠東縣、博羅縣高血壓患者管理任務完成率分別為60.55%、73.70%,均未達目標值。


  2. 基層醫療衛生專業人員配備不足。一是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2017年應配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118名,實際配備42名。二是上述3個縣共34所村衛生站無鄉村醫生,無法保障農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3. 個別衛生院擠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龍門縣永漢鎮衛生院2017年擠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用于該院日常支出,涉及金額83.39萬元。


  (四)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財政資金跟蹤審計情況。


  對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及仲愷區高新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資金使用及項目管理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部分村未通自來水。一是由于設計方案調整及水源問題無法解決等原因,截至2018年11月底龍門縣7個村民小組未通水到戶。二是惠東縣、龍門縣、仲愷高新區共12個村因加壓泵站未投入使用等原因,未正常供水。


  2. 部分工程建設管理不到位。一是仲愷高新區部分給水管入庫后去向不明,涉及金額44.94萬元。二是惠陽區和惠東縣個別工程結算依據不實,多計造價30.29萬元。


  八、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審計情況


  對惠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市政配套工程等4個政府投資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對惠州市金山河小流域建設項目用地土地征收補償進行審計調查,對博羅大橋出口路(西路惠城區段)工程竣工決算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惠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市政配套工程未按計劃于2019年3月開工;惠東縣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因前期準備不足、部分設計方案調整較大、征租地拆遷進展慢等原因,截至2018年12月底,實際完成投資5.13億元,僅完成投資任務的54%。


  (二)項目前期把關不嚴。一是市發展改革局擬定的惠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市政配套一期工程的委托建設協議部分內容不合理,多計“征地拆遷補償費用”“建設期貸款利息”等不屬于委托建設的費用3,400萬元,重復計列監理費553萬元。二是惠東縣發展改革局未認真履行初步設計審批職責,未發現原惠東縣衛生計生局重復申報惠東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調整規模事項,導致該項目批準概算投資虛高3,365萬元。三是市交通運輸局直屬分局地方公路站未按規定組織開展博羅大橋出口路(西路惠城區段)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市交通規劃設計院未根據實際地質勘察情況出具施工圖,按該圖招標的挖石方中標單價較實際高約12元/m3,因合同約定該項單價須按中標單價計算,無法據實調整結算,造成損失浪費約220萬元。


  (三)項目管理不規范。一是惠東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的專業裝修工程、惠東縣稔平半島供水工程部分用地紅線測繪服務未按規定公開招標,涉及金額合計5,379.13萬元。二是原惠東縣衛生計生局未按批準的概算建設,惠東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的送審預算超出批準概算總投資0.91億元。三是原惠東縣衛生計生局未按規定對惠東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的215份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進行審查和把關,涉及金額4,571.78萬元。四是惠東縣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建設指揮部未履行設計變更審批程序,稔平半島供水工程重大設計變更未經審批即實施完成,涉及變更金額1,700萬元。五是市交通工程造價管理站審定的博羅大橋出口路(西路惠城區段)工程竣工決算存在工程量計算有誤等問題,多計建安工程結算價款34.74萬元。


  (四)征地拆遷補償資金未及時清算,造成資金閑置,需多付資金占用利息約300.80萬元。在2016年底完成金山河小流域建設項目征地工作后,原惠城區國土部門及仲愷高新區國土部門未及時退回BT單位投入的3086.43萬元,造成需多付資金占用利息約300.80萬元。


  (五)征地拆遷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一是惠城區河南岸街道重復支付金山河小流域建設項目房屋臨時過渡費、搬遷補助及拆裝補助5.04萬元,多付房屋臨時過渡費14.04萬元。二是惠東縣稔山鎮多付惠東縣稔平半島供水工程青苗補償款1.91萬元。


  九、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惠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有限公司)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主要問題是:


  (一)未履行重大事項報批程序。一是2010年6月至2017年9月,廣電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報市國文辦審核,使用大額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涉及金額累計145,585.6萬元。二是2011年1月,廣電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報市國文辦審核,對外出租廣播電視大樓部分樓層,涉及房產面積5,786.28平方米。


  (二)未按規定計繳印花稅。2010至2012年,廣電有限公司接受設備捐贈和資產評估增值,未按規定計繳資本公積印花稅,涉及金額11.31萬元;2011至2017年,廣電有限公司未按規定計繳經濟合同印花稅,涉及金額2.05萬元。


  (三)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不規范。一是大額使用現金。2009至2016年,廣電有限公司使用大額現金支付策劃費、安保費、飯堂費用等,涉及金額457.70萬元。二是部分車輛未登記入賬,形成賬外資產,涉及金額144.08萬元。


  十、審計建議


  本報告反映的是2018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導致上述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財政專項資金問效意識淡薄,重項目資金申報分配,輕資金追蹤問效,造成項目進度緩慢、資金使用效益不佳;二是內部管理水平不高,內控制度約束力不夠,對經濟活動風險缺乏有效的防范和管控,導致財務管理不規范、資金使用違規等問題頻發;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深入,對政策的分析研究不夠,未能把準政策實質、吃透政策精神,導致政策落實出現偏差。針對上述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加快支出進度。一是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做好項目預算執行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全力推進項目進度,防止財政資金“趴在賬上睡大覺”。二是將各級各部門推動項目實施、加快支出進度情況納入政府重點督辦事項范圍,對支出進度慢、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的縣、區或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三是強化財政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預算管理評價結果作為調整支出結構和科學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并納入縣、區和部門的績效考核范圍。四是完善財政存量資金盤活機制,對預計年內難以支出的資金,要及時研究調整用途或收回,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亟需資金支持且年內可形成實際支出的領域。


  (二)提升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一是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對資金分配、國有資產監管、政府采購、工程建設等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要建章立制,最大限度控制和防范風險。二是狠抓各項制度的落實,強化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下屬單位多、資金量大、權力集中的市直部門和單位要健全內部審計機制,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三)健全整改長效機制,堵塞管理漏洞。一是根據審計發現的突出問題,狠抓審計整改落實。尤其是接受審計的單位,要認真分析原因,著力在完善制度機制上下功夫、除病根。同時以審計整改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優化服務、轉變政府職能的力度,充分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未接受審計的單位,要開展自查自糾,舉一反三,主動查擺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二是加大審計整改結果運用力度,把審計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對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要與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嚴格追責問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月夜直播手机免费视频高清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朱竹清被吸乳羞羞漫画|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黄网站| 伊人狠狠色丁香综合尤物|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国语性猛交xxxx乱大交| 免费香蕉依人在线视频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电影| 日日夜夜天天久久|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182福利tv|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 6080手机理论三级理论|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欧美一级美片在线观看免费| 开心色99×xxxx|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wwwxxx国产|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