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公告)
2020年下半年,惠州市審計局組織開展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重點關注了惠州市“粵菜師傅”就業工程建設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現將審計結果公告如下:
一、有關地區和部門積極推進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
(一)“粵菜師傅”就業工程政策落實情況
惠州市直和各有關縣(區)人社、教育等部門單位積極貫徹落實廣東省“粵菜師傅”就業工程政策,打造“粵菜(東江菜)”品牌文化,提高勞動者技能,助推鄉村振興工作:
1.落實組織保障,明確部門責任。2018年9月28日惠州市人社局印發《惠州市“東江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東江菜師傅”人才培養和推動就業的工作重點以及各部門責任分工,為“粵菜師傅”就業工程落實提供組織保障和指引。
2.積極開展“粵菜師傅”省級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建設,培育高級行業人才。2018年至2020年8月惠州市共建設了5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5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開設了中式烹調師等4個專業課程,共招收在校學生2996人;同時積極舉行送技下鄉活動及“粵菜師傅”技能培訓活動,累計開展17場次培訓社會學員1594人;在2019年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共123人參賽)中,惠州代表團分別獲得“粵菜新秀賽”中式烹調師第三名和第六名,“粵菜廚王組”第六名,“粵菜廚王”優秀獎第八名、第十名;在2020年全省“粵菜師傅”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惠州市3名廚師獲得金獎。
3.著力打造“粵菜(東江菜)”品牌和飲食文化。2019年市人社局聯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成立“東江菜飲食文化研發中心”、“粵菜(東江菜)師傅”廚藝學堂,收集、發布東江菜傳統飲食工藝,實現線上線下培訓。目前已完成80道東江菜譜和傳統工藝的修訂,實現30個線上免費教學資源。在特色菜品研發方面,惠州市研發了養生東坡湯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菜品,并對東江鹽焗雞等傳統菜品進行了升級改良。
(二)“粵菜師傅”就業工程資金情況
2018年“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我市5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5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共獲得省級專項建設補助資金1075萬元,目前已使用484.27萬元(其中2019年到位430萬元已使用329萬元、2020年到位645萬元已使用155.27萬元),專項用于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建設;同時,為支持“粵菜師傅”工程建設,我市市級再就業專項資金共支出230.90萬元,其中專項補助惠州市城市職業學院“東江菜文化研發中心”及“東江菜廚藝學堂”項目建設100萬元,其余主要用于廚藝技能大賽的宣傳、獎補等活動經費。
二、跟蹤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有2個縣區人社部門對技能培訓管理不規范,多支付培訓費4.37萬元。
1. 博羅縣人社局多支付培訓經費3.82萬元。根據博羅縣人社局與博羅縣廣英職業培訓學校簽訂的培訓協議約定,由該學校舉辦鹽焗雞等四個菜式的烹調技能培訓,每個菜式培訓時間為1天計6學時,四個菜式共培訓4天24學時,有關培訓費用由博羅縣人社局核實后支付給學校。審計發現,博羅縣人社局提供的四個菜式培訓照片的拍攝時間均為2019年12月3日;審計組對承擔培訓任務的4位大師進行了電話回訪,大師們均表示培訓時間壓縮為1天,但博羅縣人社局仍然按照培訓4天的標準向該學校支付培訓費用,共計多付3.82萬元,其中:場地費3萬元,餐費0.65萬元,車費0.17萬元。
2. 大亞灣區人社局多支付培訓費0.55萬元。2019年9月19日,大亞灣區人社局與智惠人才公司簽訂委托培訓協議,約定由該公司舉辦粵菜師傅(中式烹調師)培訓班2期,大亞灣區人社局按實際開班人數結算培訓費。審計發現,該公司提供的參加培訓人數98人中,有6人實際上未參加培訓,但大亞灣區人社局仍按98人與該公司進行結算,多付培訓費0.55萬元。
(二)惠陽區人社局監管不到位,培訓機構變相收取培訓費0.68萬元。
2019年3至6月,惠陽區人社局與惠陽區青年職業培訓學校簽訂技能晉升培訓協議,約定由該學校按照協議簽訂的培訓范圍和培訓項目要求開展免費技能晉升培訓。經審計,該學校2019年有68名學員通過了技能考試獲得證書,學校獲得了技能提升補貼10.88萬元,但由于惠陽區人社局未對該學校的免費培訓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未發現該學校以耗材費名義變相收取了上述68名學員培訓費各100元,金額共計0.68萬元。
(三)市縣人社部門的補貼審核機制不完善,未及時發放1名殘疾人生活費補貼0.05萬元。
經數據比對發現,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市有1名殘疾人溫某亮在惠州仲愷高新區弘毅職業培訓學校參加培訓并通過了技能考試獲得證書,但仲愷高新區人社局未按規定及時向其發放生活費補貼0.05萬元。
(四)博羅縣人社局選取無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中式烹調師的培訓。
博羅縣人社局2019年開設的粵菜師傅培訓課程共15期,其中10月30日至11月1日開展的第7至9期由博羅縣寶龍培訓學校組織開展,涉及培訓經費10.33萬元。經審計,博羅縣寶龍培訓學校2019年的辦學許可證無中式烹調師的培訓資質,直至2020年6月28日才取得該培訓許可。
(五)市縣人社部門未建立技能補貼辦理時限管理機制,部分補貼的審核發放時長超過規定時間。
審計發現,由于市縣人社部門沒有建立技能提升補貼辦理時限的管理機制,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共有1191人次的補貼審核發放時長超過規定時間,平均超時天數為15個工作日。
(六)市人社局尚未正式建立“粵菜師傅”人才信息庫,難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市人社局未專門建立“粵菜師傅”人才信息庫,也未與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共享“粵菜師傅”人才信息及就業創業情況,僅通過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三期業務系統和市廚師協會提供的惠州市東江菜大師名單掌握我市粵菜廚藝人才的資源現狀和動態變化情況,不了解具備粵菜烹飪技能人員的求職或就業創業意愿,難以向相關求職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
三、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2020年下半年,審計部門針對政策跟蹤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建議,市縣人社部門,根據審計建議作出整改,追回補貼資金,制定了補貼監督管理制度;舉辦了2020年“粵菜師傅”就業專場招聘會;同時,在職業介紹網開設粵菜師傅就業人員資源信息專欄,建立粵菜師傅信息庫。下來,市審計局將持續加大力度督促整改,推動國家和省各項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惠州市審計局
202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