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龍豐街道工作人員到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彭 俊 攝
昨日,我市中北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南部地區大雨到暴雨。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未來幾天我市強降水仍將持續,雨量可達大雨到大暴雨程度;同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生效中,各方須加強防御、謹慎對待;車輛出行須注意交通安全,市民外出勿忘攜帶雨具。
據氣象部門統計,昨日8時至15時,博羅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龍門出現了暴雨,其余縣(區)大雨到暴雨。當中錄得最大降水量為博羅湖鎮(179.4毫米),龍門龍田、惠城蘆嵐也均超過100毫米。截至昨日17時30分,各縣(區)暴雨橙色預警信號仍在生效中。
據悉,今日我市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明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7~30日,則有雷陣雨,局部雨勢較大。氣象部門提醒,各方需做好強降水及其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防御工作,并密切關注江河、山塘、水庫等水利設施的安全。同時,注意防御雷雨大風導致的廠房工棚、臨時構筑物、戶外廣告牌、樹木倒塌等次生災害。
農業方面,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持續強降雨大風天氣將對我市蔬菜、水果、水稻、甜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應積極采取防御技術措施。“廣大農戶應組織人力抓緊搶收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疏通溝渠、環田溝、十字溝,確保排水暢通;同時做好修剪、固定、綁扎工作,采用秸稈、薄膜、紗網等做好覆蓋,減少雨水沖刷影響。”
防御指南
城市
積水中行走應 遠離旋渦泉涌
連續降雨易造成城市內澇、影響交通。一旦發生內澇,市民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1 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墻,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低樓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
2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地段,如果確實避免不了在積水中行走,應仔細觀察路面情況,遠離旋渦和泉涌,防止跌入窨井及坑(洞);遠離電力設備,避免漏電觸電。
3 出現內澇時,迅速選擇地勢高、牢固的建筑物進行躲避,同時保持警惕,以方便更換躲避場所。暴雨來襲前,提前轉移安置個人車輛,不要等到積水后冒險入車庫開車。駕駛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要迅速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4 當心“落物”。雨天請將陽臺擺放的花盆和室外晾曬的衣物及時收回,以免砸傷他人。行人盡量不要靠危舊圍墻、建筑物行走,遠離廣告牌、電線桿。
鄉鎮
不要到山區和臨水景區游玩
1 依山而居的鄉鎮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風險是高之又高,建在山澗或山坡旁的房屋,在暴雨期間除了留人夜間值守,還要密切關注水情和山體變化,如有異常應馬上撤離。
2 要牢記防地質災害“五字經”: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小雨不休息、大雨走親戚。在地質災害易發生地區,山邊水邊坡谷地帶,居民千萬要記住:下雨要從樓下搬到樓上住,從房間的后墻搬到房間的前部住(地質災害發生時爭取更多逃生時間,特別是夜間突發地質災害時為自己獲取救命時間);下小雨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留心觀察,下了大雨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危險區域,如去親戚家避險。
3 在有暴雨預警或連續降雨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調整出游時間,不要到山區、臨水景區游玩。
住前不住后 住上不住下 小雨不休息 大雨走親戚
五字經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楊 熠 通訊員甘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