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12時,惠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累計34例。這些病人是如何感染的?普通民眾該如何預防感染?惠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專家顧問組組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醫學會會長許岸高表示,避免近距離接觸、正確戴口罩和正確洗手等是切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重點風險者室內物品的消毒、通風是減少潛在傳染源的主要方法。
控制病毒傳播要依靠隔離傳染源和控制傳播途徑
許岸高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和其他傳染病一樣必須具備以下3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也就是說,易感人群通過傳播途徑接觸了傳染源而感染,3個環節同時存在方能構成傳染病流行。”許岸高認為,新型冠狀病毒,顧名思義是一個感染人類的新病毒,人群普遍易感,第三個環節普遍存在。所以目前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要依靠隔離傳染源和控制傳播途徑這兩個方法。
避免近距離接觸、正確戴口罩和正確洗手等是切斷傳播途徑有效措施
許岸高分析,從這34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流行病學資料看來,起病前14天內有武漢及周邊地區接觸史的29例(占總病人數的85.3%)、密切接觸者4例(占總病人數的11.8%)、湖南旅行史1例(可疑接觸感染者)。也就是說,85.3%的病人有疫區暴露史,而疫區暴露史+密切接觸者占了總病人數的97.1%。隨著一部分密切接觸者經過潛伏期而發病,未來密切接觸者發病的人數會增加。“所以,不接觸傳染源是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的第一要務,不去疫區、不成為密切接觸者是最有效的避免感染的方法。”許岸高表示。
在惠州目前的34例病人中,聚集性發病10起。其中7起是疫區共同暴露史導致的發病,另外3起是在惠州感染二代病例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發病。“所以,對于有疫區暴露史、居家隔離的重點風險人群,一起居住的家人務必切斷傳播途徑。”許岸高認為。
許岸高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包括無癥狀感染者)的唾液、飛沫以及口鼻咽、下呼吸道分泌物是病毒的主要來源,因此避免近距離接觸、正確戴口罩和正確洗手等是切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重點風險者室內物品的消毒、通風是減少潛在傳染源的主要方法。
由于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社區和公共場所的防范措施將會加強。許岸高表示,意見比較統一的另一個傳染源是野生動物。所以,要避免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或活牲畜,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惠州日報記者張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