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楊村鎮黨員干部深入防汛一線。記者李燕文 攝
龍門消防安全轉移被困群眾。記者譚琳 攝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博羅縣、龍門縣江河站點水位持續上漲,截至昨日15時,我市5條河流超警……記者從市三防辦獲悉,預計6月15~17日我市強降雨持續,過程累積雨量100~150毫米,局部250毫米以上,最大小時雨強40~60毫米局部8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和6~8級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4個站點錄得250毫米以上累積雨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次強降雨防御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強降雨防范視頻調度會議,要求周密部署,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實防御責任,有力有序組織防范應對。
據統計,6月13日8時~14日15時,全市平均雨量80.8毫米,有4個站點錄得250毫米以上累積雨量,有40個站點錄得100~250毫米以上累積雨量,有20個站點錄得50~100毫米累積雨量,有32個站點錄得25~50毫米累積雨量,各縣區最大降雨量分別為:龍門縣永漢收費站312.7毫米、博羅長寧羅浮山270毫米、惠城橫瀝矮陂65.2毫米、仲愷潼湖觀洞水庫62.4毫米、惠東梁化七星墩60.2毫米、惠陽平潭陽光42.6毫米、大亞灣石化區24.1毫米。
截至昨日16時30分,全市1宗大型水庫超汛限(博羅縣顯崗水庫);3宗中型水庫超汛限(博羅縣下寶溪水庫、博羅縣梅樹下水庫、博羅縣黃山洞水庫);41宗小型水庫超汛限,其中2宗小型水庫超汛限1米,其余均超汛限0.7米以下,以上均暫無險情,通過自然溢流、涵管泄洪等方式降低水位。
密切關注雨水情全力組織防御應對
我市應急、水利、氣象、水文、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密切關注雨水情,加強會商研判,根據預警信號以及汛情發展趨勢,市三防指揮部于14日12時30分提升至防汛Ⅲ級應急響應,龍門縣、博羅縣提升至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區、仲愷區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各縣(區)全力組織防御應對。
記者了解到,應急響應期間,市三防辦加強對龍門縣永漢鎮,博羅縣橫河鎮、柏塘鎮等重點地區的指揮調度,第一時間掌握當地雨情、水情、災情,隨時做好應急處突準備;水利部門加強超汛限水庫的巡查防控,及時調度東江水利樞紐;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防控。同時,住建、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基礎設施運行維護,落實易積水路段、下沉式立交、隧道、涵洞、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地下空間的監控、警示、防觸電、應急值守、緊急關停等措施。
市三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緊盯天氣變化,加密會商研判,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巡查值守,特別關注地質災害、山體滑坡、城市內澇等,認真做好受威脅群眾臨災轉移,并妥善做好轉移人員安置工作。
(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殷偉希)
博羅縣
加強巡查消除隱患
昨日,博羅縣普降暴雨,部分鄉鎮出現內澇或水浸。全縣各鎮(街道)及相關部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以“迅”應汛,嚴格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全力做好各項防護工作。
昨日,博羅縣楊村鎮部分區域出現內澇。以汛為令,該鎮包村干部深入村(社區),全面梳理排查隱患點,及時轉移危險區域的群眾。同時,加強對山塘水庫、田河周邊的巡查力度,及時掌握水庫水位、農用設施安全、道路周邊交通安全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突發情況能夠及時處理。
在公莊鎮,包村領導帶領包村團隊,深入各村(社區),重點轉移低洼地段、菜場、危房等地群眾。同時,加強巡查消除隱患,包括做好建筑工地停工、學校學生接送安全、道路橋梁等受浸部位警戒等。
橫河、柏塘、麻陂等鄉鎮的全體干部各部門嚴陣以待,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也聞汛而動,博羅縣環衛、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公路事務中心等工作人員冒雨前行,清理路障、清理樹枝等。
據悉,在防汛工作中,各鎮(街道、管委會)及縣三防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高度重視,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切實做好強降雨及其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的防御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接下來,該縣將繼續密切關注氣象變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記者李燕文)
龍門縣
及時安全轉移受災群眾
6月13日8時~14日11時,龍門縣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受暴雨影響,龍門縣永漢鎮、龍華鎮沙逕片區部分河段水位急速上漲導致沿河一帶地勢低洼區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汛情出現后,永漢鎮鎮村干部第一時間開展救援安置等相關工作。記者了解到,當前,永漢鎮見田村已運送物資分發給受內澇影響群眾。
在龍華鎮沙逕片區,河水激漲導致該片區219縣道及周邊區域出現不同程度內澇。昨日中午,消防指戰員和鎮村干部已將受災群眾進行安全轉移。
據龍門縣應急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9時,龍門全縣安全轉移受災群眾769人(集中安置群眾5戶15人,分散安置群眾251戶754人)。
記者了解到,6月13日以來,龍門縣組織應急、水利、氣象、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加密會商、研判,適時啟動并根據實際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和AB角值班制度,第一時間落實各項防御工作部署;科學調度全縣水庫、河道水位,對全縣68座水庫、1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306處削坡建房、16處易澇點開展全覆蓋地毯式隱患排查整治。
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龍門縣已提前在險情壓力較大的麻榨、永漢、龍華等重點鄉鎮派出由消防、民兵、公安組成的3支精干搶險力量97人駐守防汛。全縣36支應急救援隊伍1100人全部整裝待命,隨時集結出動。
(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