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年幼無知,他們對火充滿了好奇,喜歡玩火的小孩,年齡一般在5~12歲之間,其中男孩居多。由于不了解火的危險性,每年因小孩玩火而引起的火災,無論在城市和農村都時有發生。
玩火方式多樣化
學大人做“假燒飯”游戲;在床下或其他黑暗角落劃火柴照明尋找皮球、玻璃球、彈子等玩具;模仿大人燃火吸煙;在爐火盆旁燒玉米、炒豆;在柴草堆邊點火玩;冬季放野火燒路邊枯草;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煙花、爆竹;玩弄火柴、打火機;開煤氣、液化氣開關點火玩;跑進倉庫或工地點火照明捉蟋蟀;模仿大人燒香拜佛祭祖等引起火災。小孩玩火一般都在家長、成年人不在場的時候,所以一旦引起火災,小孩因不懂滅火知識,往往被嚇得驚慌逃跑,躲藏起來,不能及時報警和開展有效的撲救,致使火勢蔓延,擴大成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有的玩火者被活活燒死。
三條預防措施
一、家長應加強監管。家長對小孩應當加強管理教育,切實負起責任,使他們認識到玩火的危險性,做到不玩火。平時要把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放在小孩看不見、拿不到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讓小孩模仿大人吸煙玩火;更不要讓小孩在柴堆旁或野外玩火;家長外出時要把煤氣、液化氣總開關關閉,不得讓小孩開啟煤氣、液化氣開關;要制止小孩在室內、可燃建筑、柴草堆等易引起火災的場所燃放煙花、爆竹,更不準小孩擺弄鞭炮中的火藥;家長外出,要將小孩托人看管,不讓小孩單獨留在家中,更不要把小孩鎖在家中。
二、學校應加強教育。幼兒園、學校的老師,應注意對小孩進行防火宣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防火的重要性。把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列入托兒所、幼兒園、小學的基本課程,小學要增設防火課程,由教師或聘請消防部門人員定期上防火課,講授防火安全知識,并應組織少年兒童參觀消防站,觀看防火教育影片等,把防火教育形象化。此外,還應動員和組織少年兒童參加一些消防活動,感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三、社會應加強管理。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創造條件,多創辦一些少年兒童集中活動的場所,集中對兒童進行管理教育,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這樣既可以避免小孩因空閑無事可干而玩火,又可以讓家長消除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減少小孩玩火引起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