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救援要求掌握搜尋、施救技巧、急救知識等

民警們認真學習如何佩戴裝備。 記者李芳娟 攝
“大家從面前的裝備中找到像豬鼻子一樣的鐵環,這個就是下降器啦,它像汽車的剎車一樣,從高往低滑落時方便我們控制速度。”昨日上午,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開展為期兩天的山地救援知識培訓,目的是為了掌握更多的山地救援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學會自我保護并更好地營救別人。
戶外游玩迷路14小時才脫險
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森林分局下轄的派出所全部在山區,例如一些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內,其主要職責是查處森林治安案件、森林刑事案件、森林火災案件、野生動物案件、林業行政處罰案件等,并負責林區治安管理。在工作中,民警遇到了不少迷路或受傷需要救援的情況,隨著戶外運動的發展,近年來這樣的案例隨之增多。
去年6月15日,在博羅石灣務工的景先生約上在東莞務工的秦小姐、葛小姐、黃小姐、周先生等5人,在羅浮山游玩時迷了路。當晚天已經黑了,分不清方向,一行人決定次日天亮再找路。可是,次日凌晨走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找到下山的方向。16日早上6點多,他們開始報警求助。
接到求助電話后,惠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羅浮山派出所、羅浮山管委會工作人員等經過14小時搜救,成功將他們救出。中間,救援人員遭遇了打電話聯系不上他們、發信息能收到回復卻仍無法確定方位、拉響警報希望等到回應卻無果,最終通過發信息讓他們打開手電筒對著警車照射,才確定了位置。之后在熟悉此處道路的村民帶路下,經過3個多小時的攀爬,終于找到被困人員。
呼救者除了迷路的,還有被蛇蟲咬傷、跌傷的等
“現在被困在山林中的除了外地來的驢友、登山客等,也有不少來自山林周邊的村民。”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相關負責人說,去年端午節,我市有一對母女上山采摘粽葉,結果在山中迷了路,走到了懸崖峭壁上,前方無路可走,之后她們選擇了報警。
據介紹,山林中被困呼救的,除了找不到下山的路,還有就是遭遇突發情況,如被蛇蟲等咬傷、跌傷等。這些情況在惡劣天氣時更容易出現。
“山地救援不同于城市救援,知道險情在哪棟樓哪個房,直接沖進去用專業知識救援。山地救援,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搜尋上,這要求能辨識方向、會看等高線地圖、用方位角定位、懂氣象知識。除了搜尋,在山林之間的施救還講究技巧,且需要掌握一定急救醫療知識。”給民警們開展培訓的惠州市戶外公益救援隊隊長吳友東說。
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更有效地實施救援,對林區派出所一線民警開展這樣的訓練很有必要,所以他們首批先對市直森林分局分管的派出所進行培訓,這只是第一期。接下來,各縣區森林分局及其林區派出所也要學習掌握。
惠州市戶外公益救援隊隸屬惠州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這兩天,教練從裝備的基礎知識到如何打繩結、基礎下降技術、保護站設置及下降實操等方面對民警進行培訓。 (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