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以來,外地媒體報道燃氣中毒事件不斷。不要以為這些事件離我們很遠,近日,《東江時報》也報道了我市發生的燃氣中毒事件(詳見《東江時報》2017年12月20日第A0607版《老師的尋人電話救了缺課女生的命)》。東時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11月1日至12月19日,市中心人民醫院共接診一氧化碳中毒病人79例,急診高壓氧搶救病人110人次。
冬季洗浴要開窗通風
“這些中毒病人中有97%的患者是因為家中使用直排式燃氣熱水器,且熱水器安裝在通風狀況不佳的浴室或室內,封閉空間內氧氣不足,加之熱水器老化等原因使得燃氣燃燒不充分,產生的廢氣直接排放在室內,洗浴者吸入后導致中毒。也有2%患者是因為在密閉空間燒炭取暖導致中毒,偶有個別是因吃火鍋通風不良等導致。”市中心人民醫院高壓氧科主任朱瑞芳介紹。
據悉,一氧化碳中毒在南方多見不恰當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浴,少數見燒碳取暖、燒煤取暖、汽車尾氣排放污染、人工煤氣泄漏等。
朱瑞芳說,一氧化碳中毒臨床表現是:輕度中毒為劇烈的頭痛、頭暈、失眠、心悸、惡心、嘔吐,全身乏力、視物模糊,耳聾、耳鳴、輕度意識障礙,心動過速;中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口唇、指甲、皮膚粘膜出現櫻桃紅色,多汗,血壓先升高后降低,心律失常,煩躁,一時性感覺和運動分離;癥狀繼續加重,可出現嗜睡、淺至中度昏迷,經搶救后恢復,無明顯并發癥和后遺癥;重度中毒癥狀為深昏迷。
朱瑞芳提醒,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應注意通風,每天開窗換氣不少于兩次。她建議,消費者應優先選購直接將廢氣排至室外的強排式燃氣熱水器。冬季洗浴一定要打開通風設備或部分窗戶,以保證浴室內空氣流通,不要因為害怕寒冷就緊閉浴室門窗。
危險發生后第一時間開窗
一旦發現一氧化碳中毒該怎么辦?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王國標支招說,學會自救互救很重要。
首先要第一時間開窗通風,關閉燃氣,迅速脫離中毒環境,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處,松開病人的衣領、褲帶,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呼吸、心跳停止的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同時撥打120等待急救,盡快將病人護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第二,糾正缺氧,立即吸氧,吸氧可以加速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促進一氧化碳的排出。輕度中毒患者在當地醫院給予高濃度吸氧即可,不留后遺癥,中重度中毒患者應該盡早送至有高壓氧治療條件的醫院,爭取盡早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提高總體氧含量,促進氧釋放和加速CO排出,可迅速糾正組織缺氧,縮短昏迷時間和病程,減少后遺癥,預防CO中毒引發的遲發性腦病。
“燃氣中毒事件的發生重在預防。”王國標指出,需要村委會、街道辦居委會等加強對轄區村民及居民的宣傳教育,同時對居民熱水器的使用情況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發現病人僅有頭暈等輕度中毒,建議在當地醫院給予高濃度吸氧即可,同時要觀察患者癥狀是否改善,無需急于轉送。因為,輕度中毒患者盡快在就近醫院吸高濃度氧會顯得更為重要。”王國標強調。
燃氣中毒后如何處理?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