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現場。記者朱金贊 攝
刺耳的鳴笛聲響起,數輛急救車陸續到達惠州體育館C館,對10余名傷員開展生死營救!
6月10日下午,一場高度還原突發事故現場的緊急醫學救援衛生應急演練在惠州上演。為鍛造守護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安全的“生命盾牌”,惠州市衛生健康局集結衛健、醫療機構、急救、消防等多家單位精銳力量,展開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實戰化大練兵。
體育館內與時間競速
本次演練采用全流程實戰模式,覆蓋接報響應、現場檢傷分類、現場急救、院內救治及直升機轉運等9大核心科目。
“報告!剛剛惠州體育館C館觀眾席突發意外事件,多名群眾受傷,請立即派救護車過來!”當天下午3時,比賽期間體育館現場醫療站負責人的緊急呼叫瞬間點燃了戰備狀態。
“我們馬上派出市中心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衛職院附屬醫院救護車前往現場。”市120調度員回應。
一時間,醫護人員、消防員、衛生應急人員等身影在“事發現場”穿梭,各單位的救治聲、傷員的呼救聲交織一片。擔架一次次進出,被救出的傷員身上帶著觸目驚心的“傷痕”——一位扮演者全身近80%的“深二度燒傷”,皮膚焦黑起泡;另一位“頸椎骨折”傷員還伴有胸背搓傷;更有“右腿離斷”的重傷員“鮮血”染紅了褲管……
“請立即搶救紅區傷員!”“請立即救治黃區傷員!”市120急救指揮中心主任程晉鵬快速向各醫療隊伍發出不同指令,聲音在嘈雜中依然清晰。醫護人員疾奔如飛,在安全區快速架起四色標識牌。檢傷分類點瞬間成為戰場中樞。燒傷患者被迅速救治;頸椎傷員被小心翼翼地套上頸托……汗水順著醫護人員的鬢角滑落,急救高效而有條不紊。各救治區域爭分奪秒。
持續提升救援能力,為實戰積累底氣
現場急救處置完成后,在救護車將傷員送往醫院救治的路上,各醫院院內也在進行緊急救治工作準備。
鏡頭切換至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在體育館傷員被救出的同時,院內搶救室內監護設備嗡鳴,醫生護士已全副武裝嚴陣以待。
最揪心的時刻降臨:一名“重度顱腦損傷合并爆震傷”的危重患者,雖經市一院創傷團隊全力搶救,但CT屏幕上刺眼的影像顯示顱內彌漫性損傷。“傷員病情危重,經評估需要轉入省人民醫院,請盡快聯系直升機進行轉送!”醫務科的電話直通指揮部。
“轟隆隆……”約一小時后,救援直升機到達市一院樓頂停機坪,該院創傷團隊將重癥患者平穩護送上機。傷員通過直升機轉運到上級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隨著最后一名傷員安全轉運,指揮部內,程晉鵬匯報:“此次緊急醫學救援共派出救護車7輛,救治傷員11名。其中危重傷員3名、重傷員2名、輕傷員6名。”
“現場醫療救治結束,所有醫務人員撤回。”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琚雄飛指示后,醫護人員開始有序清理“戰場”。
“演練很專業,時間緊湊,特別是成功運用了直升機救援進行演練,為未來實戰積累了底氣。”惠州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徐蓉表示。他要求各單位接下來繼續加強演練,持續提升救援能力,以便在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衛生應急中,用最短時間搶救最多傷員。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范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