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東惠州2018年海上搜救應急暨海上船舶海港防熱帶氣旋工作會議上獲悉,氣象專家預測今年登陸或嚴重影響惠州轄區的臺風有3至5個,數量較往年偏多。為此,我市提前加強防抗熱帶氣旋、防抗船舶污染海洋環境和海難應急救助 “兩防一救”工作部署,強化海上搜救應急能力建設,筑牢海上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據惠州市氣象臺預報科副科長、高級工程師陳芳麗介紹,臺風出現時段主要在6至10月,今年初臺風可能出現在6月中旬前后,較常年(6月27日)偏早,終臺風則可能出現在10月上中旬,較常年(9月28日)偏晚。今年氣候形勢復雜,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多發,區域性暴雨洪澇、臺風、高溫和干旱可能重發,應加強臺風預報警信息和實況發布,多部門合作做好臺風災害防御。
惠州市海上搜救應急常務副總指揮、惠州海事局局長鐘振斌在會上通報,2017年度惠州市成功防御了 “苗柏”“洛克”“天鴿”“帕卡”“瑪娃”“卡努”等對惠州造成較大影響的臺風,全市海域沒有發生因臺風影響造成的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據介紹,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影響,超強臺風、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給海上安全監管、遇險船舶和人員救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惠州毗鄰香港、深圳,是海洋大市,近年來,隨著海上運輸業、濱海旅游業以及捕撈養殖業等的日益活躍,船舶與人員在海上活動的數量和密度不斷加大,發生事故、險情的幾率隨之增加。惠州海事局將加強海上搜救應急隊伍建設,逐步完善水上應急管理組織網絡,重點扶持海上搜救和溢油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建立內河水上應急救援隊伍。同時,還將強化科技信息化手段在海上搜救應急工作中的應用,加強海上搜救指揮系統、船舶海上險情報警核對和災害性天氣預測、預警體系的建設,并加強與香港、深圳、東莞等相鄰地區的交流合作。
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蔡俊楊 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