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強化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可能發生的事故,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最大程度控制和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日前,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惠州市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記者了解到,《應急預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以人為本,規范和強化我市農業機械、漁業船舶、非煤礦礦山、化工、煙花爆竹、冶金機械等行業及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交通建設工程、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和航空運輸業、城鎮燃氣、長輸管道行業等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設立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根據《應急預案》,我市將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危害,并保障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事故搶救指揮以地方人民政府為主,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參與,充分發揮企業的自救能力。
據悉,我市將設立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事故發生時,由市、縣(區)赴現場的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和應急救援專家組成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部隸屬市指揮部。而指揮部相關成員單位職責也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如市教育局負責市人民政府指派事故狀態下應急避難場所場地和校車的安全事故;市公安交警支隊負責人員疏散和事故現場警戒,對預定的事故區域周邊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等。
充分發揮企業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作用
與此同時,《應急預案》提出充分發揮企業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將日常工作、訓練、演習、預防性安全檢查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力量,引導、鼓勵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和發揮兼職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此外,我市還將依靠科技手段,采用先進技術、裝備對事故現場進行監控。其中,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科學施救,提高事故應急處置技術水平。
在善后處置方面,市政府根據本地區遭受損失的情況,制訂救助、補償、撫慰、撫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對生產安全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相關部門及個人的物資,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并提供心理輔導及司法救助,妥善解決因處置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矛盾和糾紛。
(記者楊 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