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全球首批5000噸新能源散貨船(Diamond 5K系列)項目啟動儀式在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舉行,該項目創下了三個“全球最大”:全球最大批次新能源散貨船,共計18艘;全球最大載重量的新能源散貨船,達到5400噸;建成后將是全球最大的江海聯運新能源散貨船隊。該批新能源散貨船將全部由惠州本土上市公司——億緯鋰能提供動力電池系統。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的啟動在綠色環保、新能源、船舶等產業中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義。
比普通同類型商船可節能30%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90%以上貨運船舶采用柴油機作為動力來源,隨著柴油機技術的發展,在船舶處于最優巡航狀態時的排放屬于可控范疇。但是,船舶在進出港低速航行和停泊狀態時,都是屬于非最佳燃燒階段,此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顆粒物及噪聲污染,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隨著港口與城市的距離越來越近,與市民居住中心的距離越來越近,為減少對近岸海域和居民的污染影響,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億緯鋰能積極推進船用動力鋰電池和電源系統技術創新,推動全國多地船舶油改電、鉛酸電池改用鋰電池,為祖國的綠水青山事業不懈努力。”億緯鋰能董事長兼總裁劉金成博士介紹說。
“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環保的油電混合新能源船舶是當前實現節能減排、同時滿足高續航里程的重要路徑。”上海瀚舜執行董事李江介紹,該項目的新能源船舶可實現進港、靠港、出港零排放,兼具岸電快充、日常巡航混動化以及船舶智能化,運營成本與普通同類型商船對比,可節能30%,將是現階段及未來大型商船綠色電動化的主要發展趨勢。
“此次18艘5000噸新能源散貨船項目對我國主要水系大型商船電動化起到了示范意義。”李江說。
首次嘗試新能源船舶江海聯運
記者了解到,億緯鋰能在船用動力電池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已經非常豐富。
6月20日,珠江水系首艘電動客輪項目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推動珠江水運船舶電動化改造。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袁中直教授應邀參會并發表演講,詳細介紹了億緯鋰能鋰電池在客輪中的應用和前景。
據悉,以億緯鋰電池驅動的珠江水系客輪,將在運行過程中不排放油污、廢氣、PM2.5顆粒污染物,實現零排放和無污染,噪聲低于50分貝(普通客船是65分貝),將大大提升游客乘坐體驗和舒適度,船舶也將獲得中國船級社綠色船舶標志以及廣州籍船舶動力系統成本30%的補貼。
此外,該船舶還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快速啟停、長續航備用電池、定速巡航功能、超級充電等先進技術設計優勢,能以400千瓦時的電池容量獲得最大100公里的續航里程和最高12節(20公里/小時)的航速。10月,這艘可搭載150名乘客、采用600V直流電、以純鋰電池為動力驅動的電動客輪就能和大家見面。
記者了解到,目前,億緯鋰能及其子公司湖北金泉新能源所生產的鋰電池已率先通過中國船級社CCS認證,所研制的船用動力電池系統已應用于全國各地電動游船、商務船、公務船等。比如,億緯鋰能的船舶動力電池已經在南京夫子廟秦淮河、武漢東湖、新疆天池等多個景區的船舶上使用,武漢長江渡輪、上海安吉——黃浦純電池示范船等主要水系大型船舶的電動化項目也將在今年完成。
據統計,截至目前,億緯鋰能船用電池總裝機量已超過30MWh(30兆瓦時,3萬度電),裝載新能源船舶數量超百艘。
“此次5000噸新能源散貨船項目,更是新能源船舶江海聯運的首次嘗試。”劉金成說。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李松權 魏怡蘭 通訊員肖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