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潮涌,捷報頻傳。昨日下午,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云簽約”儀式,標志著又一個高端石化項目落戶粵港澳大灣區東岸腹地的惠州,大亞灣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再添動力。
據介紹,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總投資額約56億美元、年產乙烯150萬噸。該項目達到世界級先進水平,生產具有高附加值、高差異性、高競爭力的化工產品,能夠滿足大灣區對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的市場短缺和發展之需,對整個產業鏈價值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集聚五大優勢打造石化行業標桿工程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以15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為核心,包括環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環氧丙烷及聚醚多元醇、α-烯烴、聚α-烯烴、聚乙烯、聚丙烯等14套化工裝置,預計總投資396億元。
殼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潤滑油零售商和私營天然氣生產商、貿易商,也是大亞灣石化區現有最大的外資企業。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殼牌集團與中國海油的合作由來已久。
2001年11月,中國海油和殼牌作出最終投資決策,中海殼牌一期項目進入實施階段,總投資43億美元,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該項目于2006年1月建成投產。2014年12月,總投資約49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二期項目開工建設,2018年4月建成投產。隨著一、二期項目竣工投產,中海殼牌成為目前中國在運行的最大單體乙烯生產工廠。
在中海殼牌一期100萬噸/年乙烯、二期120萬噸/年乙烯的基礎上,殼牌集團再次攜手中國海油各持50%股份投資三期乙烯項目,其中α-烯烴、聚α-烯烴、茂金屬聚乙烯技術在亞太地區首次應用。三期項目自提出建設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的高度重視,目前已納入國家《石化產業布局方案》儲備項目。
中國海油與殼牌在惠州的石化項目合作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品牌影響力。依托于產業鏈上游優勢,大亞灣石化區積極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入選國家重點支持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2019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一。
部分裝置是國內首次引進殼牌專有技術
“中國海油自一期項目起就堅持以差異化、一體化與綠色發展的理念建設運營惠州石化基地。”中國海油煉化業務有關負責人介紹,二期項目建設開始就設定了“全球石化產業發展標桿”這一目標,惠煉二期項目中的120萬噸/年乙烯工程在建設中成功引入殼牌資本,有效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創新了國際合作新模式,被國家列入“中央企業在重大項目中引進社會資本示范項目”。
“建設三期項目,既是大亞灣石化園區延伸產業鏈擴大招商引資的需要,也是中國海油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戰略需要。”該負責人說,大亞灣有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多年厚植形成的完善基礎設施、完備管理體系、完整產業基礎和優惠支持政策,這些因素有利于利用和發揮中國海油產業集群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煉油、乙烯產能以及原油、產品碼頭和儲運設施,降低投資和運營成本,同時融合LNG發電、天然氣供應、銷售網絡開發等業務協同發展,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和各業務板塊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
該負責人說,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集聚了五大優勢,致力于打造石化行業的標桿性工程。一是生產乙烯規模為150萬噸/年,項目規模和技術達到世界級先進水平。二是產品結構優、品質高。三期項目生產具有高附加值、高差異性、高競爭力的化工品,能夠滿足大灣區對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的發展之需。三是技術先進。三期項目將繼續引進包括殼牌技術在內的國際先進專利技術,提高項目競爭力。其中,線性α烯烴、高碳合成醇等裝置都是國內首次引進殼牌專有技術。四是堅持綠色、低碳、安全、環保發展理念。高效利用資源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將是項目的優先目標,將采用高效的節能減排技術確保裂解裝置能耗指數處于亞太地區先進行列。五是繼續發揮中外合資企業的各自優勢。三期項目將繼續延用和改善國際合作管理新模式,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加快工程建設。
記者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