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畔,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惠州)PTA等重大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汽車電子龍頭企業華陽集團的生產線一片繁忙,剛剛公布的年報顯示,企業營收同比增長超三成;國家級園區平臺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內,多個項目陸續投產,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雛形漸現……
近年來,惠州聚焦發展實體經濟,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延鏈補鏈強鏈,建設新型工業強市,站上“萬億工業強市”新臺階,跑出高質量跨越發展“加速度”。
產業集群
延續穩中向好增長態勢
2022年伊始,惠州喜訊頻傳:GDP接近5000億元;2021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成為廣深佛莞之后廣東又一個“萬億工業大市”。
“加速跑、趨向優”穩中向好的增長態勢還在延續。
惠州2022年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地區生產總值(GDP)1139.12億元,增長5.1%,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3位,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連續五個季度躋身全省三甲之列。其中,工業經濟“成績單”尤為亮眼。一季度,惠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同比增長79.8%,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近年來惠州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建設新型工業強市,經濟總量穩步提升,全省第五城地位日趨穩固。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擴規提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擁有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涌現出TCL、德賽、華陽、億緯鋰能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龍頭企業,形成5G及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100強,行業總產值4591億元,居全省第三。
——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提速,加速邁向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大亞灣石化區引進了中海油、殼牌、埃克森美孚、恒力4家世界500強石化巨頭,國企、民企、外企同臺競技,已建成2200萬噸煉油、220萬噸乙烯、100萬噸芳烴的年生產能力,煉化一體化規模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生命健康產業初步形成以中醫藥為特色產業,醫藥、器械同步發展的產業集群,2021年產值377億元。
堅定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產業結構更優,發展質量更高。
項目為王
大項目引領大投資帶動大發展
今年3月,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投資“加碼”。一期項目增加投資23.97億美元,增至63.4億美元,為惠州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投資風景線。隨著惠州乙烯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埃克森美孚亞太地區研發中心也落戶惠州,足見這家全球石油天然氣巨頭在惠州投資的堅定信心與決心。
近年來,惠州中海殼牌二期、TCL模組及整機項目建成投產,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廣東太平嶺核電廠、恒力(PTA)等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世界500強企業聚“惠”勢頭迅猛,項目扎堆搶灘成為“惠州現象”。
特別是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做強實體經濟,實施產業競爭力提升工程。惠州狠抓實體經濟,逆勢加大投資,引進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產業基礎不斷夯實,為“2+1”現代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
不久前,總投資50億元的金籟科技(惠州)磁性元器件制造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磁性元器件國產應用標桿。
“項目建設周期2年,3年實現達產,年產值預計在50億元以上,5年內達到100億元以上。”惠州市金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義松介紹,從簽約到項目動工僅用了54天,讓企業深深感受到惠州政府的貼心服務。“相信項目一定能按照計劃順利建設、投產。”
補鏈強鏈
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
從中海殼牌到埃克森美孚,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依托國內外領先的石化巨頭發揮的“鏈主”企業帶動效應,恒力石化、正威新材料、宇新化工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投產,為惠州支柱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與此同時,在距大亞灣石化區不遠處,惠州大手筆規劃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發揮“隔墻供應”優勢,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
在仲愷高新區,去年底,TCL半導體顯示產業鏈百億投資啟動暨惠州華星高世代模組擴產項目動工儀式舉行,項目建成后將為惠州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注入新動能。依托成熟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惠州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加大招商力度補鏈強鏈,吸引了佰維存儲等一批優質企業。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將彌補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核”的短板,進一步提升惠州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手搶抓機遇招商引資,一邊加大力度服務好本土優質企業增資擴產,提升核心競爭力。隨著產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一大批競爭力強、高成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脫穎而出,有力支撐了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截至2021年底,惠州共有26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全省第5;323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居全省第3;3家企業獲得工信部第一批重點“小巨人”企業資金支持。
大企業勇當“鏈主”,積極主動向中小企業發布產業鏈、供應鏈需求。惠州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優勢,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加速構建以大帶小、以小促大、以優助強的雙創格局。對有效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鏈主”企業,惠州在總部落戶、土地、人才、產業扶持等政策方面優先予以支持。
“實體經濟十條”、“制造業十條”、“民營經濟十條”、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隨著一系列惠企政策陸續出臺,真金白銀扶持企業發展,惠州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延鏈補鏈強鏈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發展后勁更足,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記者謝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