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首批10宗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在潼湖生態智慧區舉行。這是我市高質量建設中韓(惠州)產業園的開局之作,更是我市擴大開放、著力引進優質產業項目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力舉措。公開資料顯示,首批10宗項目涵蓋了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密模具等領域,總投資額達49.4億元,大部分有望在2~3年內建成,全部達產后年總產值將達67億元。據悉,仲愷高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在項目審批、征地拆遷、配套保障等方面推出多項改革創新措施,推動項目順利落地動工,受到企業好評。
企業代表點贊“惠州速度”“仲愷速度”“潼湖速度”
“我們項目是今年9月開始與惠州方面接洽,到今天3個月左右,就拿到了土地許可證并開工建設。就這件事來說,‘惠州速度’甚至超過了‘深圳速度’。”深圳市則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巢告訴記者,在敲定進駐后,惠州方面主動上門服務企業,在很多方面特事特辦,提高效率,并通過潼湖智慧區24小時不打烊、工業項目“零條件預審”、“臨時施工復函”等創新舉措,讓企業感受到了“惠州速度”。
惠州深科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新明也說:“和則成電子類似,從開始與潼湖生態智慧區方面接洽,到敲定進駐、通過招拍掛、設計、規劃等,整個過程很短,非常順利。其間潼湖方面也主動優化服務流程,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充分體現了‘潼湖服務’和‘潼湖速度’。”在談到為何把產業擴產基地從深圳遷來潼湖生態智慧區時,張新明表示,潼湖位于深莞惠1小時產業供應圈內,區位、交通以及產業基礎都非常優越,發展前景也被廣泛看好。同時,經營成本相比深圳要低很多。
作為韓企代表,大韓無極變速器研發生產項目也在現場受到廣泛關注。惠州市大韓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仁壽告訴記者,此次大韓科技進駐中韓(惠州)產業園,一方面是因為園區對韓企有多項扶持發展的優惠政策,并在配套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另一方面,潼湖良好的營商環境、區位優勢、交通條件、發展空間,對他們很有吸引力。 據悉,今年以來,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建設加快推進,仲愷高新區以“仲愷速度”完成征地任務約4300畝,加快推進智慧大道和起步區“兩橫兩縱”市政道路建設,為項目落戶提供了豐富土地資源和必要交通保障。據統計,截至今年12月,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共引進各類項目30宗,計劃總投資超過170億元。其中,外資項目7宗(韓資3宗),投資10億元及以上項目5宗,完成供地項目15宗,除了首批動工的10宗,還有5宗將于年后動工建設。
今年1~11月全市新增韓資備案項目10宗,比增100%
據悉,為強化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優質項目來惠投資,促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圍繞韓國、日本等重點招商區域,我市先后5次組團赴韓國、3次赴日本舉辦多場中韓(惠州)產業園及惠州投資環境推介會。8月下旬,市商務局聯合商務部投資促進局組織了25家韓國知名企業及機構來惠考察,與惠州企業對接洽談,并與韓國慶尚北道(三星、LG和浦項集團主要生產基地)駐北京代表處簽署合作備忘錄。12月下旬,又對接韓國親善協會組織了15家韓企及機構來惠開展投資考察,不斷拓寬對韓招商渠道,推進韓資項目簽約落戶。
同時,為加強對京、滬、深等發達地區的招商選資力度,9月以來我市先后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舉辦系列惠州投資環境推介會。此外,市、縣(區)商務部門還聯動抽調專人常駐深圳,組成招商小分隊對篩選出的招大引強目標企業開展常態化招商,密切跟蹤聯系深圳優質目標企業,并通過定期舉辦惠州投資環境推介沙龍等活動,建立溝通交流渠道。
據統計,今年1~11月,全市累計新增韓資備案項目10宗,比增100%,合同外資2243萬美元,增長238.31%,實際利用外資1406萬美元,增長3917.14%。
市商務局提供的另一項統計數據也顯示,在全市層面的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推進方面,截至11月底,中韓(惠州)產業園各片區共引進各類項目56宗。其中,起步區引進各類項目29宗(備注:截至12月底起步區為30宗),計劃總投資超過170億元,含外資項目7宗(韓資3宗);仲愷高新區高端產業合作區引進項目15宗,總投資262.3億元,其中動工建設5宗,已供地4宗,待供地3宗,已選址3宗;惠城片區引進項目5宗,總投資22.1億元,其中動工3宗;惠陽片區引進項目6宗,總投資16.78億元,其中投產2宗,動工1宗,已供地3宗;博羅片區引進項目1宗,總投資約80億元。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