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城大橋成為聯動市區東江兩岸惠民興業新動脈。記者張宇琪 攝
“有了鵝城大橋,現在去江北辦事方便了很多!”家住市區東平翟屋村的梁先生欣喜地表示。據了解,2024年12月,鵝城大橋正式通車,有效緩解了東江大橋、隆生大橋的交通壓力,同時加快形成城市東聯、南接快速通道,成為聯動市區東江兩岸惠民興業的新動脈。
引橋承擔著連接主橋部分與地面道路的功能,是橋梁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鵝城大橋東西引橋的建設單位,中啟海行(廣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啟海行”)在橋梁建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承擔東西引橋、匝道橋及江東一號路施工建設、質量監督和安全管理等多重職責。
施工高峰期400名工人奮戰現場
鵝城大橋東引橋位于惠城區江東一號路側,西引橋位于江北惠州大道片區。在東西引橋周邊區域,分布著眾多住宅區和居民生活區,施工活動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和干擾。
本著對民生高度負責的態度,中啟海行施工團隊特別制定了一個周密的交通疏解方案。該計劃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車、交替進行”模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加快工程的建設速度。
“如果全部封起來施工,會比這種方式快很多,按一年工期來算的話,起碼可以節省4個月的時間,但會嚴重干擾居民的交通出行。”中啟海行工程部經理張慶榮介紹,“半幅施工、半幅通車、交替進行”的施工方案雖然會影響施工進度,但是可以極大地減少對過往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干擾,確保了交通順暢,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施工對居民出行的影響。
鵝城大橋計劃在2024年12月底實現通車目標,這意味著東西引橋要在11月底完成建設。面對緊張的工期,中啟海行施工團隊同時進行鵝城大橋東西引橋動工建設,增加班組和施工隊伍,加快建設步伐。
晨光刺破薄霧,鵝城大橋東引橋高空焊花如星雨墜落,鋼筋工人在蛛網般的螺紋鋼架上騰挪,泵車將混凝土注入防撞墻……2024年5月,鵝城大橋東西引橋同時動工,這條即將貫通城市動脈的鋼鐵巨龍,將晨昏作響的轟鳴聲鍛進2024年12月通車的倒計時。
“最高峰時有400名工人奮戰現場,那時天氣炎熱,工人們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景象讓我記憶猶新。”張慶榮回憶說,“我們不怕困難,只想實現大橋早日通車,讓當地居民能夠盡早享受到便捷交通。”
嚴格把關建設每一道工序
“再檢查一遍,不要放過任何一處瑕疵。”在西引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部門正對新澆筑的地面混凝土進行嚴格檢測,確保每一寸路面都達到設計標準。自項目動工以來,中啟海行始終把質量放在首位,嚴格把關每一道工序。
張慶榮介紹,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啟海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黨建工作與項目施工緊密結合,確保項目高質量推進。黨員們沖鋒在前,不僅在施工技術上精益求精,更在安全管理、質量監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鵝城大橋的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2024年11月27日凌晨,鵝城大橋及引道工程建設項目東引橋最后一塊現澆箱梁完成澆筑,標志著鵝城大橋橋體主體結構全部完成,東西引橋及主橋實現貫通。
如今,隨著鵝城大橋正式通車,各地車輛在這座雄偉的橋梁上川流不息。“目前,我們正對東西引橋進行管養和維護,同時推進江東一號路人行道鋪設等工作,全力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項目負責人張洪建說。
據了解,中啟海行除了參與鵝城大橋建設這一市政工程項目,還負責惠州港荃灣港區5萬噸級液化烴碼頭項目疏浚工程、惠州港荃灣和東聯公共航道擴建工程等港池航道疏浚項目。旗下“中啟7”自航式耙吸船,是惠州市首艘由市屬國有控股企業持有的大型施工船舶,在這些疏浚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艘先進的施工船舶以其強大的疏浚能力,確保了航道擴建工程的順利進行,進一步提升了惠州港的通航能力和效率。
中啟海行在鵝城大橋及多個港池航道疏浚項目中的出色表現,不僅展現了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專業實力,更彰顯了其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接下來,中啟海行將繼續秉持“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共創價值、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為更多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貢獻力量,助力城市的美好未來。
記者張宇琪 通訊員周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