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會事務管理)局,市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和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精神及《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關于做好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24〕29號)等文件規定,現就做好我市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報與評審時間
按省的規定,2024年度全省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時間,原則上為2025年1月至3月,2025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自主評審單位按照經備案的時間安排開展職稱評審。
市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年底前發布的職稱評審通知為準,特殊情況的按省相關要求執行。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與評審一并開展。需委托省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的(含高級職稱),具體受理申報材料時間以省相關部門發布的職稱評審通知為準。
二、職稱資歷年限和申報材料時段的計算
?。ㄒ唬τ?021年度及此后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ǘτ?020年度及以前年度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月1日,截止時間為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9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ㄈτ谕ㄟ^考試和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考試和認定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三、申報評審條件
?。ㄒ唬┞毞Q評審條件按照我省各系列(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執行,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知為準。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
(二)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確需評價外語、計算機能力水平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或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對縣(區)所屬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
?。ㄈ├^續教育條件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執行,原則上要求提供2024年度《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自主評審單位可根據實際自主確定年度要求。
?。ㄋ模┰诼氃趰徸C明材料。申報職稱評審的,建議提交與個人工作經歷相同的連續半年或以上的社保憑證(2024年12月往前半年或以上);申報職稱認定的,建議提交與個人工作經歷相同的連續一年或以上的社保憑證(2024年12月往前一年或以上)。或者提交人事主管部門(檔案保管部門)出具的其它有效在職在崗證明。
?。ㄎ澹┏煞ㄒ帉W歷要求有規定的系列(專業)外,在我省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四、申報途徑和材料
?。ㄒ唬I技術人才應通過其所在單位申報,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報送材料的時間、地點、要求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知為準。
?。ǘ┓枪兄平M織、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其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自由職業者申報職稱評審,由人事代理機構或行業性社會組織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
(三)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對照國家、省的職稱政策及相應資格條件, 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
?。ㄋ模┏碛幸幎ǖ男袠I或地區外,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同時提交申報電子材料。
(五)職稱評審使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制作的表格,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文件下載”欄目下載,其中《廣東省職稱評審表》通過系統自動生成。
五、審核要求
?。ㄒ唬﹩挝粚徍?/span>
1.申報人所在單位要認真審查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并做好評前公示工作。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向申報人說明原因。
2.申報人所在單位要按規定將申報材料,特別是《()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和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或在單位網站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應在單位相對固定的公開位置,以方便查驗。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受理投訴舉報主要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負責。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核實的,可先報送評審材料并如實注明,待核查結束后及時將結果報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3.公示結束后,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和《()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上出具意見并加蓋公章,作為申報材料一并報送。
?。ǘ┬袠I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復核
各級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查,明確審查責任人,落實審核責任。建立誠信檔案制度,對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計入失信檔案,作為以后申報評審職稱的重要參考。在市各級參加職稱評審的,申報材料經行業主管部門、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由申報人按程序報送對應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委托省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的(含高級職稱),申報材料經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由申報人按程序報送對應的職稱評審委員會。
?。ㄈ┞毞Q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審核
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認真做好受理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并及時書面告知申報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報條件。
2.沒有使用規定表格。
3.不符合填寫規范。
4.不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報送材料。
5.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6.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情形。
六、評審組織要求
?。ㄒ唬┞毞Q評審委員會管理
根據《廣東省職稱評審委員會管理規定》,職稱評審委員會實行3年1期的核準備案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更新本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列明職稱評審委員會的名稱、評審專業、層級、受理評審人員范圍和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立單位、窗口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并向社會公開。
?。ǘ┰u委專家管理
職稱評審委員會應按照國家和省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庫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調整評審專家,并報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新入庫的評審專家須經評委會組建單位培訓后,方可參加職稱評審。
?。ㄈ┨岣呗毞Q評審質量
職稱評審委員會要按照國家和省評審有關規定認真開展評審工作,堅持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結合本行業人才評價特點和成長規律,進一步創新評價方式,對申報人的品德、業績、能力進行客觀綜合評價,提高評審質量,確保公平公正。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用人單位要及時做好職稱評審結果公示工作,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七、評審結果審核確認及發證
?。ㄒ唬┞毞Q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在公示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原則上應在2025年8月底前完成發證工作。
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結果由單位自主審核確認,報送對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ǘ┰u審結果經審核確認或備案通過后,由對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信息系統制作電子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才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本人證書。
八、紀律要求
?。ㄒ唬﹪烂C評審紀律
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各單位要按照我省職稱政策要求,嚴肅認真做好本縣(區)、本單位職稱申報工作,對照各系列(專業)申報資格條件逐條逐項審核材料。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細化職稱評審工作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執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
?。ǘ┘訌姳O督管理
各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要落實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要求,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評審違規違紀行為及時核實調查、報告結果,接受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并按規定組織開展職稱評審質量自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加強對評審全過程的監管,實行評審中巡查、隨機抽查和評審后復查、倒查,適時開展職稱評審專項巡查。
?。ㄈ┞鋵嵐ぷ髫熑?/span>
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追究責任。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得擅自擴大、縮減職稱評審范圍,不得降低評價標準條件,不得違反評審程序規定。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將暫停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九、其他要求
?。ㄒ唬┘哟舐毞Q評審監管力度
2024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著眼加強職稱評價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推動構建政府監管、單位(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職稱評審監管體系。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提高監管實效。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根據群眾來信來訪、網民留言、投訴舉報等反映的問題線索,聯合市行業主管部門適時對評審單位進行檢查。同時,結合評委會備案、評審結果備案、職稱評審工作總結等日常工作情況,選取部分評審單位開展質量評估。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行業(業務)主管部門加強對本地區職稱評審的監管。
?。ǘ├^續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入縣下鄉”職稱激勵政策
按要求推進基層職稱“定向評價、定向評價”試點,教育部門、龍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落實落細農村中小學教師、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具體實施方案。
根據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條措施》的通知(惠市委辦字〔2020〕42號)和其它職稱評審政策的規定,教育、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晉升高級職稱原則上須有1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根據《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粵發〔2021〕9號)的規定,涉農科技、規劃、建設類等專業技術人才晉升高級職稱應有一定期限的服務農村經歷,具體要求根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或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根據《關于進一步鼓勵引導人才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19〕35號)精神,在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民族地區連續工作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中級、高級職稱時,任職年限可在現行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或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基礎上放寬1年。對于參加省內教育、醫療衛生、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在縣域對口單位相應專業技術崗位服務或工作1年以上的,在晉升高級職稱時優先推薦、優先評審。
?。ㄈ┻M一步暢通大灣區內地港澳專業人才職稱申報渠道
在我市工作的外籍和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我市各系列、各專業職稱。申報評審職稱時,實行的職稱評價標準條件、評審程序、評審辦法等與省內專業技術人才一致。其中,對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以及引進到粵東西北地區或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干的外籍或港澳臺專業人才,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可根據《關于印發〈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38號)有關規定,直接申報副高級或者正高級職稱。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四)認真組織實施“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
農業農村部門要全面梳理總結“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工作情況,不斷提高評審質量,認真組織開展2024年度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
根據《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22〕5號)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工作。2024年度高技能人才參加相關系列的職稱貫通評審,仍由相應的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織實施,具體按相應的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的評審通知要求執行。
?。ㄎ澹┘訌娒駹I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服務
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不與人事檔案管理掛鉤,一般在勞動關系所屬的法人單位所在地參加職稱評審,由工作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派駐我市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由法人單位委托并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同意后,可在我市申報職稱評審。市外(限本省內)專業技術人員委托我市評審的,須提交當地市級職稱管理部門出具的委托函后,評委會方可受理。中直駐粵單位、外省駐粵企業的分支機構(分公司、辦事處)專業技術人員,如需在我市申報職稱評審,須經其人事主管部門以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
(六)持續優化職稱評審環境
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評委會及其辦公室的檢查和指導,督促規范評審工作程序、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力整治職稱評審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及組建單位不得指定、委托任何營利性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開展職稱評審服務相關工作,不得收取粵價函〔2006〕629號文規定職稱評審費以外的“服務費”“代辦費”等其他費用;要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才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評委會組建單位開設的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權威信息發布平臺了解政策要求,勿輕信網上“代辦”“包過”等虛假信息。
《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網址: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是廣東省職稱證書的唯一省級管理平臺,全省職稱證書通過平臺統一生成、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平臺的個人賬號應由專業技術人才本人注冊、使用和保管,出現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核心關鍵信息錯漏、“人照不一”等情況的,原則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不予更改。
本通知未盡事宜,應按照國家和省現行職稱改革政策執行。如遇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