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 主要職能: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種植業、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參與制訂全市農業技術推廣計劃并組織實施;參與研究制定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規劃,組織整治農田、改造低產田工作;負責開展農用耕地質量建設和地力的監測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扶持種植業發展等工作;組織本行業的新技術、新良種、新產品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攻關以及科研成果鑒定推廣工作;組織農業技術的專業培訓,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農民技術教育和農技干部、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承擔種子、種苗、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以及土壤、農產品的質量檢測、檢驗工作,配合種子管理工作;負責病蟲害預測預報、植物檢疫和參與農村能源等工作;負責組織農業機械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實驗、示范、推廣,開展農機技術培訓、信息服務、農機推廣業務指導;負責主管工作范圍內的統計、信息、資料檔案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完成市政府和市農業農村局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年度總體工作和重點工作任務。 1. 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用黨規黨紀錘煉政治能力,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 2. 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打好科技興糧“組合拳”,有效提升糧食單產水平; 3. 扎實推進農業科技助推“百千萬工程”十大行動,選派農業科技特派員精準服務,用科技賦能典型鎮村培育建設; 4.加快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助推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 5.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1.建立水稻機械示范推廣基地3個,引進示范推廣輪式旋耕、履帶旋耕、水稻精量穴播直播機、全喂入聯合收割機等新型機具; 2.發展地方特色農業3個; 3.建立農作物病蟲鼠害防控示范區5個,并發送病蟲鼠情報16期; 4.項目按時完成率達到100%; 5.服務對象滿意度95%。 (三)部門整體支出情況(以決算數為統計口徑)。 整體支出包括基本支出2500萬元(其中人員經費2360萬元,人員支出比率94%;日常公用經費140萬元,公用經費支出比率6%),項目支出165萬元。項目支出按功能科目分具體是:1、科技轉化與推廣服務86萬元;2、病蟲害控制24萬元;3、農業資源保護修復與利用11萬元;4、其它農業農村支出12萬元;5、其它共產黨事務支出2萬元;6、行政運行30萬元。 二、績效自評 (一)自評結論 自評良好。前期準備方面:在預算編制、目標設置中,預算編制合理性、預算編制規范性均符合要求,財政撥款收入預決算差異率為-11.8%,主要原因是原市農機推廣站13名人員為事業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減少;在目標設置中落實得較好,績效目標合理性符合本中心職能規劃;在預算執行中,分工明確,責任工作落實,管理到位,資金到位率100%,支付手續齊全,按進度完成各項指標任務;資金支出率100%,資金支出合規,會計核算規范,項目按規定程序實施,項目建立有效管理機制,且執行情況良好;政府采購執行率100%;預決算信息、績效信息,均按要求及時公開。在使用效益表現方面:預算成本合理,按預算執行進度進行,按計劃100%完成相應實施進度、質量和產出數量和時效;人員機構安排、政策、制度可持續,管理機構可持續,環境可持續。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分析 1.預算編制情況。 2024年年初預算收入3034萬元,支出303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889萬元,項目支出145萬元),與上年對比減少146萬,減少4.58%,原因是人員經費壓減。 2.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收入2683萬元,其中:公共預算財政撥款2652萬元,其它收入31萬元(主要為上級部門撥付項目資金);與上年對比減少492萬,減少16%,主要是原市農機推廣站13名人員為事業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減少。 支出267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510萬元,項目支出165萬元;與上年對比減少521萬,減少16%,主要是原市農機推廣站13名人員為事業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減少。 (1)“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支出合計決算數:6.59 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6.44萬元、公務接待費0.15萬元、國內接待費0.15萬元、其中:外事接待費0萬元、國(境)外接待費0萬元。 “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個):0個、因公出國(境)人次數(人):0人、公務用車購置數(輛):0輛、公務用車保有量(輛):2輛、國內公務接待批次(個):2個、其中:外事接待批次(個):0個、國內公務接待人次(人):3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人):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批次(個):0個、國(境)外公務接待人次(人):0 人。 (2)會議費支出情況:本年本單位會議費財政撥款支出為2.43萬元。 (3)培訓費支出情況:本年本單位培訓費財政撥款支出為3.09萬元。 (4)差旅費支出情況:本年本單位差旅費財政撥款支出為21.21萬元。 (5)資產情況指標分析。 2024年資產合計562萬元,比上年減少31萬元,減少15%,主要是貨幣資金的減少、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的增加;負債合計18萬元,比上年減少32萬元,減少65%,主要是應交稅費的減少,其中其他應付款3萬元,主要是提取的工會經費、代扣代繳培訓授課費中個人所得稅;其他應交稅費29萬元,主要是代扣干部職工個人所得稅。 3.預算使用效益。 重點分析以下情況 (1) 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實現情況。 一是建立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示范區5個,并發送病蟲鼠情報16期; 二是發展地方效益特色農業3個; 三是建立農業機械示范點3個; 四是開展農業科技下鄉及培訓活動1200多人次; 五是檢查種子質量,抽查農作物品種40個,扦取種子樣品400多份,編制發放檢驗報告120份; 六是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稻田綠肥種植及還田示范點2個、水稻科學施肥單產提升試驗示范點2個、農田地力培肥示范點2個。 (2) 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持續加強農技服務“輕騎兵”隊伍建設,制定《2024年農技服務“輕騎兵”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實施方案》,組建7支農技服務“輕騎兵”隊伍,分赴7個縣(區)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服務263場次,服務1200多人次。制定印發《2024年惠州市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農技服務指導意見》《惠州市耕地撂荒專項治理農技服務方案》。 二是建立優新品種示范基地5個,引進推廣水稻、玉米、馬鈴薯等優新品種150多個,配套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水稻生產合理密植、鮮食甜(糯)玉米優質高產高效栽培、玉米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化肥減量增效等先進適用技術,免費發放優質稻種子1萬斤,全市水稻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9%以上。 三是實施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2024年度儀器設備檢定校準,順利完成省、市下達的冬春季、夏秋季種子質量檢測任務,采用雙隨機方法檢查種子銷售門店13家,抽查農作物品種40個,扦取種子樣品400多份,編制發放檢驗報告120份,為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完成了省土壤墑情監測區域站2個試驗示范點建設,開展甜玉米節水減肥種植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新型土壤墑情監測設備的驗證試驗,編發《土壤墑情簡報》21期。大力推廣地力培肥和科學施肥技術,建立稻田綠肥種植及還田示范點2個、水稻科學施肥單產提升試驗示范點2個、農田地力培肥示范點2個,面積625畝,舉辦全市冬種綠肥還田現場觀摩會和紫云英種植技術培訓班,發放有機肥40多噸、專用配方肥2.96噸、綠肥種子155公斤、腐稈劑320公斤,助推耕地地力持續提升,2023年末耕地平均質量等級為3.84,對比上年度提升0.01個等級。 五是建立水稻機械示范推廣基地3個,引進示范推廣輪式旋耕、履帶旋耕、水稻精量穴播直播機、全喂入聯合收割機等新型機具,舉辦2024年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集成示范演示會和旱作水稻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播種示范演示會、早稻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集成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 六是加強“兩遷”害蟲及稻瘟病、南方黑條矮縮病的監測預警,發布病蟲鼠情信息16期及《暴雨洪澇災后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引》《春植甜玉米草地貪夜蛾發生與防治》等預警信息,全力打好“蟲口奪糧”保衛戰。加快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制定《惠州市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方案》等15個綠色防控技術方案,推動建立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44個,面積2.8萬畝,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面積達235.5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6.2%。深入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重點扶持3家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開展無人飛防服務超1500畝,病蟲害防控效果達90%以上。全市水稻、玉米病蟲草害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達48.98%、51.07%。 七是推動土壤化驗室檢測能力提升,引進原子吸收機等先進檢測設備,強化檢測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交流,將土壤檢測項目由原來的5項拓展至15項。完成市級60個地力監測點和65個委托土壤的樣品檢測任務,開展檢測1100多次。 (3)對部門本級支出的經濟活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支出經濟分類 | 決算 | 對比上年 | 原因分析 | 工資福利支出 | 20381601.64 | -15% | 原市農機推廣站13名人員為事業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人員經費減少 | 商品和服務支出 | 3047096.3 | -37% | 原市農機推廣站13名人員為事業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辦公經費減少 |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 3,222,011.94 | -2% | 原市農機推廣站5名退休人員,于2024年4月轉隸到市農科所,本年度退休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減少 | 資本性支出 | 95045 | -37% | 辦公家具,專用設備購買減少 |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1.存在問題 (1)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不夠。通過績效評價工作的逐步推進,本中心逐步樹立了績效理念,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態度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實施”,但了解還不夠深入,對中心績效不重視,認為績效評價只是計財部的事情,相關項目職責部室配合不夠,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財務資料或簡單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績效評價工作資料非常有限,內容粗淺。 (2)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績效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加上缺乏系統的培訓,相關人員對預算績效管理理解不充分,對績效管理業務不精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績效評價工作質量。 2.改進意見。 (1)加強學習培訓,提升業務能力。由于績效評價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項目業務、財務、效益待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對各部室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只有通過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培訓,努力提高相關人員素質,才能真正將績效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相關人員可以通過績效管理知識培訓、考察交流和實地調研等形式開展,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升績效人員業務能力。 (2)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績效管理理念。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大績效管理理念宣傳,不斷提高各部室的績效意識,發揮實施部室在績效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三、其他自評情況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