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財政廳處獲悉,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廣東正大力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2020年由市縣統籌實施的省級涉農資金達256億元。 廣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涉農資金的統籌整合改革將在實現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農業產業扶貧帶貧減貧作用,同時大力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機械化、智能化升級,以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11.2億元支持“菜籃子”穩產保供 為支持春耕備耕,廣東省財政廳統籌安排2.3億元支持復墾撂荒耕地新增早稻種植及加強全省早稻種植關鍵環節過程管理,切實落實中央下達廣東早稻種植1300萬畝、其中新增早稻種植50萬畝任務。 此外,廣東省財政廳已制定相關農產品的臨時收儲獎補方案,并及時下達收儲獎補資金1.2億元,切實緩解家禽水產品及蔬菜瓜果等重要“菜籃子”農產品積壓滯銷難題。 廣東省各市縣亦積極統籌11.2億元涉農資金用于疫情防控期間穩產保供等項目。其中河源市安排50萬元對收購農戶養殖家禽的給予每噸禽肉500元補助,建立農產品“保價穩供”聯盟,確保農副產品供得上、賣得出。 作為省會城市,廣州市采取多項措施統籌涉農資金,及時下達農業生產相關資金8.23億元,調動農戶春耕生產積極性,鼓勵糧食規模化種植,支持豬肉等“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 7.04億元推動農業產業扶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發揮產業扶貧帶貧減貧作用,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2020年廣東省財政共安排專項扶貧資金7.04億元支持全省貧困地區開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當地特色農業產業,吸收貧困人口就業,帶動扶貧開發對象增收脫貧。 此外,廣東省財政還安排省級資金3100萬元支持全省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給予全額貼息,支持貸款對象大力發展家庭種植養殖業、加工業、旅游業、農村電子商務業等產業項目。 目前,廣東各市縣已統籌涉農資金共計5.7億元用于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梅州市、肇慶市等地充分利用統籌整合資金2300余萬元,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引導轉型發展項目補助”等方式,對43家對口幫扶野生動物養殖企業進行扶持,有效保障貧困戶收入。 韶關市乳源縣亦統籌涉農資金800萬元用于“一村一品、一鎮一業”8個富民產業項目,通過實施產業獎補,降低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風險,鼓勵扶貧戶進行產業勞作。 推進全省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持各類農產品實現穩產保供的基礎上,廣東省財政廳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支持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建設,并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截至目前,廣東省已安排2020年農田建設資金20余億元,統籌推進全省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進一步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夯實糧食穩產增產基礎。并安排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農村中型及重點小型機電排灌工程等農村水利設施資金2.3億元,進一步強化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灌區用水保障,為農業復工增產奠定基礎。 截至4月底,廣東各市縣已安排102億元涉農資金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其中用于農村公路建設30.2億元,占比29.6%;用于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項目13.4億元,占比13.1%,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類58.4億元,占比57.3%。 在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升級方面,潮州市通過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升級改造現代化農機裝備技術,建設水稻機械化種植示范基地,并推廣機械精量穴及無人機直播技術,將播種效率提高至人工播種和傳統插秧機播種的6倍以上。 惠州市則通過統籌整合各級財政資金4930萬元,大力扶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促進了農業與觀光、旅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使地方特色產業實現持續發展,聯農帶農增收明顯。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編輯:祝乃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