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庫司發布數據顯示,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293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4.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9722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5.4%,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3.9%。
近日,在財政部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未來財政部門將加快轉移支付下達速度,及時為地方補給財力。
據悉,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近9.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和增幅都達歷年之最。截至目前,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下達率已超過90%,其中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轉移支付1.2萬億元已全部下達地方。
除中央財政加大轉移支付外,歐文漢也明確,省級財政部門應切實擔負起民生保障的主體責任,統籌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加大對下轉移支付力度,重點向財力薄弱市縣傾斜。
為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在近日印發的《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廣東明確提出,將提前收回各地未及時分配下達的財政資金,重新進行跨區域統籌調劑。
《方案》明確,要加大結轉結余資金清理盤活力度,除應急救災、據實結算等資金外,9月底前未分配下達的當年預算資金,以及未使用完畢的上年結轉資金,收回財政統籌使用。此外,對專項債支出使用進度較慢的市,將未實際支出額度按一定比例收回,跨區域調劑至管理使用良好、剩余項目資金有效需求多的市使用。
近日,廣東省財政廳也在官網刊文指出,將加大財力下沉力度,確保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據介紹,廣東省財政將統籌資金,對中央專項補助未能全額覆蓋退稅減收的欠發達市縣予以兜底支持。同時,將省市級相關補助納入縣級“三保”專戶管理,并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欠發達縣(市、區),確保及時足額兌付“三保”支出,保持縣區財政平穩運行。
同時,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廣東正著力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以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其中包括設立專項債券專戶,并及時調整債券閑置資金,對使用管理不佳的地市調整收回額度。
截至5月底,廣東省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已達81.1%。廣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財政將嚴格落實中央部署及上述措施,確保在6月底前發行完畢,預計8月份基本使用到位,充分發揮債券資金的穩投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