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開學第一天,我院在明德書院報告廳召開2015-2016學年新學期工作會議,院黨委書記、院長鄧慶寧作專題報告,全面闡述我院發展思路,并對新學期的主要工作進行部署。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田儒清,副院長朱偉平、嚴麗娜、周南江、林永水及全體教職工出席會議。
鄧慶寧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學院發展的關鍵之年,學院要牢牢把握職業教育發展新機遇,創造學院發展新業績。新學期學院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創新驅動,壯本強基,協同育人,彰顯特色”,學院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做好“十三五”規劃,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準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鄧慶寧強調,2016年我院的工作重點將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全方位落實踐行這五個方面。第一,踐行創新發展,彰顯辦學特色。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廳要求,緊緊聚焦“高職院校踐行創新就是辦出特色”這一理念,將彰顯辦學特色的理念全面貫穿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引領教育教學活動。把創新創業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國際化辦學作為學院辦學特色和品牌建設的三大著力點,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優質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第二,踐行協調發展,試水中高職貫通。充分發揮我院中高職“兩塊牌子、一個班子”的一體辦學優勢,逐步探索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接,推進“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七年一體貫通試點工作,打通惠州職業教育從中職到本科的通道。第三,踐行綠色發展,打造專業集群。以新建高職專業為引領,全面改造中職傳統專業,實現服務現代產業集群的根本性轉變,重點建設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工科專業群、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商科專業群、以民生服務為核心的服務專業群。第四,踐行開放發展,對接國際標準。要繼續深化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全面合作,實現6個以上專業合作辦學,共建“中澳通信技術研發中心”,完成華澳國際學院校舍建設;推進與新西蘭商學院辦學合作,共建“中新國際創新創業學院”、“惠州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育成園區”;推進與德國薩克森州FU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機電技師培養項目,共建“中德汽車工程學院”;推進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合作與交流;建設政、產、學、研、用一體的研發平臺,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能力。第五,踐行共享發展,全力壯本強基。一是貫徹“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由簡單、傳統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向政、產、學、研、用一體化轉變,實施教學領域全鏈條各環節的教育教學“供給側”改革,消除不適應產業需求和人才發展需要的職教產能過剩,增強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給,提高辦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二是全面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內涵建設水平。三是實施“三四師工程”。以全市開展的“為人師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當好全市“為人師表建設年”活動排頭兵,做好全市先進樣板。全面實施“四有教師”、四維教師”、“書院四師”,以“三四師工程”為抓手打造卓越教師團隊。
會上,鄧慶寧部署了本學期的十項重點工作:一是繼續深入實施學年度“八個重大工作項目”;二是傾力打造“三大特色品牌項目”,分別是創新創業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及國際化辦學;三是做好惠州市教育系統“創新驅動發展年”、“為人師表建設年”現場示范項目;四是積極開展“三大專業群”打造工程,包括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工科專業群、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商科專業群、以民生福祉為核心的服務專業群平臺建設;五是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及園區建設;六是啟動“教師績效評價與發展”項目;七是實施學生“五項修煉”計劃;八是推進膳食服務向全域服務功能轉變;九是全力推進協同育人工程,協同建立多個基地和中心;十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學校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確保學校正確的政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