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水:主要包括設備和車間地面清潔廢水、運輸車輛及收運桶清洗廢水和生活污水。清潔廢水收集后與蟲沙混合調配后交制肥單位回收利用,不外排。本項目運輸車輛及收運桶依托環衛車隊清洗站進行清洗,清洗廢水收集后經市政管網排入梅湖水質凈化中心進行處理。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預處理達到梅湖水質凈化中心接管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納入梅湖水質凈化中心處理達標后排放。 2、廢氣:項目營運期大氣污染源主要為預處理車間、養殖車間和后處理加工車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惡臭,主要污染物為NH3、H2S和臭氣濃度等。項目預處理車間、養殖和后處理加工車間均為獨立密閉設置,有利于減少無組織排放,車間設有排氣扇,排氣扇后方連接集氣管道,在抽排氣的作用下,車間呈負壓狀態,廢氣基本不會向外逸散;另外建設單位擬在卸料、除雜分離、烘干及篩分等惡臭產生工序設置集氣設施,對惡臭廢氣實行點對點收集,可大大減少車間內惡臭的積聚,減少車間惡臭,廢氣收集后經生物除臭系統處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P1排氣筒)高空排放。 3、噪聲:主要噪聲源包括車間機械設備運轉噪聲,以及各類輔助設備泵、風機等的運行噪聲。項目設備均安置在廠房內或相應的設備室內。建設單位擬采取選擇低噪聲設備,合理布設生產車間,使強噪聲設備遠離車間邊界,本項目廠界四周均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 2 類標準要求(晝間≤60dB(A),夜間≤50dB(A))。項目運營期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項目在車間生產辦公區設置分類垃圾回收箱,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然后由環衛部門統一運走處理;項目除雜分離工序會產生紙類和塑料等雜質,收集后交當地環衛部門清運;項目蟲沙有機質、總氮、總磷含量較高,適合做有機肥,蟲沙與暫存罐中的水分以及外購的木屑調配后,臨時存放在養殖車間的蟲沙存放池中,定期交制肥單位回收利用,因此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5、環境風險:項目涉及主要環境風險為預處理車間暫存罐泄漏、養殖車間黑水虻逃逸、生產車間設備老化、短路引發的火災以及廢氣處理設施事故的影響。在項目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中,經采取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加強風險管理的條件下,項目的環境風險是可接受的。項目擬設置75m3的事故應急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