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水污染源 擴建項目新增生產廢水主要有生產裝置區廢水、罐區廢水、實驗室廢水、成品槽車清洗廢水、成品IBC桶清洗廢水。生產廢水總產生量為77.778t/d(23333.4t/a)。新增的生產廢水依托企業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接管標準后,通過管網進入石化區綜合污水處理廠處理。 ①生產裝置區廢水:主要包括場地、設備清洗廢水和液環真空泵、冷凝器外排廢水,合計產生廢水43.29m3/d。②罐區廢水:包括原料罐區增加的機泵及設備沖洗廢水、產品罐區增加的機泵及設備沖洗廢水和產品罐清洗廢水,廢水量為22.058t/d。③實驗室廢水:主要是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水,產生量為0.8t/d。④成品槽車清洗廢水:本次擴建新增丙烯酸膠乳成品槽車的清洗,產生量為7.83t/d。⑤成品IBC桶清洗廢水:本次擴建新增丙烯酸膠乳成品IBC桶的清洗,產生量為3.8t/d。 本次擴建項目生產廢水水質:CODCr:1500~2500mg/L,平均濃度2000 mg/L,pH:9-10。 (2)初期雨水 巴斯夫公司雨水系統按污染區與非污染區分區,受污染的初期雨水經切換井切換進生產廢水管,送至廠區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本項目擴建裝置區和新建罐區污染面積約1441m2,則初期雨水量為28.82m3/次,即為0.775 m3/d。 2廢氣污染源 2.1有組織廢氣 項目有組織廢氣主要包括:有機液體儲存與調和揮發損失、有機液體裝載揮發損失、燃燒煙氣排放、工藝有組織排放、采樣過程排放的廢氣,以上廢氣采樣過程產生的VOCs進入TO焚燒系統。 本次擴建項目VOCs(NMHC)有組織產生量為205.84t/a,依托現有焚燒爐焚燒處理,采用柴油為助燃料。本次擴建后柴油燃燒廢氣污染源對應現有實際排放量有相應增加。但是,由于當初核定TO焚燒爐柴油燃燒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即以最大設計風量計算,本次擴建后,在同等計算參數均不變的情況下,即全廠柴油使用量不變,TO焚燒爐的處理效率不變,仍為99.5%,風量不變,仍為15000m3/h,全年工作時間不變,仍為8000h,其焚燒爐燃燒廢氣污染物排放量雖然超過了現狀排放量,但是不超過原環評審批核定總量。 2.2無組織廢氣 ①有機液體儲存與調和揮發損:各種工藝管線和設備密封點的密封失效致使內部蘊含VOCs物料逸散。巴斯夫已完成首輪LDAR檢測,并已建立LDAR管理系統平臺。 ②廢水集輸、儲存、處理處置過程逸散:涉及VOCs工藝廢水的集輸、儲存設施主要全廠共設7個廢水收集池。廢水收集池搭建有雨棚,此次擴建后全部改為封閉式。減少逸散VOCs排放量。 ③循環冷卻水系統釋放:本次擴建配套建設一套循環水冷卻系統,循環冷卻水用于車間反應釜降溫,采用間冷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逸散的VOCs呈無組織排放。 本次擴建項目廢氣污染物VOCs(NMHC)無組織排放量為0.734t/a 2.3污水處理設施惡臭廢氣 項目污水處理站及中水回用處理系統運行時會有少量惡臭產生,無組織排放。在加強車間通排風后,廢水處理設施產生的少量臭氣擴散條件較好。同時,建設單位將對調節池、混凝反應池、回用水池和沉淀池等處理設施加蓋,讓其在較密閉條件下運行。此外,建設單位將定時噴灑除臭劑。通過采取上述措施,惡臭污染物的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會大幅減小。 3、固廢污染源 本次擴建項目危險廢物為來自裝置區和污水處理站產生的廢聚合物、有機廢液、含有機溶劑廢抹布/包裝袋/紙皮、含油漆等有害物質的廢包裝桶等,共934.5t/a。其中,廢聚合物產生量約為910.3t/a;有機廢液產生量約1.2t/a;廢抹布產生量約 3t/a,含油漆等有害物質的廢包裝桶20t/a,以上危廢收集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 4、風險分析 擴建項目涉及的苯乙烯、丙酮、2-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在使用和貯運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影響,存在泄漏、火災、爆炸等引發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的兩種類型的風險事故。根據事故風險水平計算結果,擴建項目發生風險事故的水平仍低于化工行業的平均風險水平。項目采取了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制定了可操作的風險應急預案。擴建項目最大事故污水依托現有事故應急池1800m3。因此,可認為擴建項目環境風險影響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