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類比工程監測結果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頻率為0.05kHz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制值要求,即電場強度4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可以預測本項目110kV電纜線路運行后,其線路周圍工頻電磁環境可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頻電場強度限值4000V/m,磁感應強度限值100μT的限值要求。 (二)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期工程擴建一個110kV出線間隔,本次變電站擴建間隔新增設備均為低噪聲設備,通過距離衰減和墻體隔音,不會明顯增加四周廠界的聲環境水平。因此擴建間隔后,220kV汝湖變電站廠界噪聲和目前的水平相當,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 (三)生態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電纜溝敷設,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土方開挖,電纜溝開挖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場地填方,回填后復綠,在做好施工跡地恢復及可綠化地表綠化的情況下不會對占用的土地產生不良影響。 本工程還涉及到220kV汝湖擴建1個110kV間隔,因在站址內施工建設,擴建間隔已在前期工程中預留,前期工程已經建設好擴建間隔的基礎,本次擴建間隔只涉及設備的安裝,因此對生態的影響是有限的。 (四)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施工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包括建筑施工余泥、裝修廢棄材料、機械設備等)與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可能會暫時地給周圍環境帶來影響。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應分別收集堆放,并委托環衛部門妥善處理,及時清運或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安全處置;危險廢物(如廢機油、廢潤滑油等)則交由具有相應危險廢物回收處置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綜上,施工固廢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影響。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