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來自施工作業面粉塵、砂石料加工系統粉塵、機動車輛和施工機械排放的燃油尾氣以及施工交通道路揚塵等,主要污染物為TSP。建設單位通過對施工場地以及臨時施工道路進行灑水抑塵,物料覆蓋,同時做好運輸車輛的密封和車輛保潔,可減少因棄渣、砂、土的外泄造成的揚塵污染。工程建成后電站運行不產生空氣污染物,對環境空氣無污染。 (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蓄水期間上下庫均按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放生態流量,運行期電站耗水量僅占楊梅水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的0.67%,對上、下水庫壩下河道水文情勢影響較小。 施工期污廢水經處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或施工場地抑塵;運行期污廢水處理后用于項目營地綠化。 (3)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 上庫庫區基底及下水庫庫區巖性均為非可溶巖,庫底不存在嚴重垂直滲漏問題。工程在做好污廢水處理并減少和杜絕處理設施的跑冒滴漏現象后,對周邊地下水水質的影響很小,對區域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4)生態環境影響 1)陸生生態環境影響 工程占地及影響范圍內暫未發現國家及廣東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工程永久占地區域植被類型在本區域有廣泛的分布,不會對植物的種類、區系特征及分布造成顯著影響,更不會導致植物種類的消亡。擬對淹沒區的古樹遷移至電站管理營地進行管養保護。總體來說,工程建設對保護植物的影響較小。 2)水生生態環境影響 工程施工期:壩下游河段河道內水量可以維持其水生態環境,蓄水期和運行期均能夠保證河道內基本的生態需水量,能夠維持河道內的水生生境對水生生態環境影響不明顯。 (5)固體廢物影響 施工期固廢主要來源于施工人員日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廢棄土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定點堆放,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工程產生棄方運往擬定棄渣場堆放,堆渣過程中做好棄渣場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后,工程棄渣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運行期產生的機修廢油、變壓器油、鉛酸蓄電池等危險廢物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生活垃圾交環衛部門清運。 (5)噪聲影響 工程施工期間,施工噪聲對施工場區聲環境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范圍較小,噪聲源經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后,噪聲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輕。 (6)電磁環境影響 工程擬建開關站場址處工頻電場強度為0.48V/m~3.79V/m,工頻磁場為0.0511μT~0.05481μT,遠低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規定的公眾曝露的電磁場限值,工程運行對周邊電磁環境影響輕微。 (7)環境風險 工程建設期間存在潛在的環境風險主要有油庫油品泄露和爆炸、炸藥爆炸、林場火災及危險品運輸事故等,涉及的危險物質主要為柴油、汽油和乳化炸藥。工程的油庫、炸藥庫布置在山區,遠離村莊,周圍無環境敏感目標,環境敏感度低,突發環境事故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油庫儲存的油品和工程使用的炸藥量較少,環境風險潛勢為I。油品、炸藥使用期間管理嚴格,事故防范措施嚴密,事故發生概率低??傮w來說,項目風險事故發生概率很低,環境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