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類比工程監測結果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頻率為0.05kHz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制值要求,即電場強度4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 (二)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擬建架空線路,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較低噪聲的導線,并優化架線高度。 (三)生態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建設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開挖和施工臨時占地對土地的擾動、植被的破壞,以及因土地擾動造成的水土流失影響。本項目擬 采取以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①在施工前期對塔基開挖回填擾動區域進行表土剝離,施工后期對塔基植被恢復 區域進行表土回覆措施。 ②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于塔基臨時用地一側,并在堆土周邊和泥漿沉淀池兩側設 置編織土帶攔擋,防止土石方滾落沖毀和壓壞周邊植被。 ③對塔基施工中的裸露區域和泥漿沉淀內部進行彩條布覆蓋。 ④跨越架等區域為臨時占地,使用完畢后,進行全面土地整治,恢復原有土地類 型,并進行撒播草籽綠化。 ⑤對擴建間隔處進行復綠。 隨著工程建設結束,在采取植被恢復措施后對生態影響也將逐漸減弱,區域生態將得到恢復。因此在采取以上生態保護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對生態不會造明顯影響 (四)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施工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開挖時產生的土方、建筑垃圾(包括建筑施工余泥、裝修 廢棄材料、機械設備等)與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可能會暫時地給周圍環境帶來影響。 挖方回填后剩余部分在附近找平,基本實現平衡,不外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應 分別收集堆放,并委托環衛部門妥善處理,及時清運或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 安全處置。 輸電線路運行期無固體廢物產生。 變電站運行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變電站運行人員的生活垃圾和更換的廢舊 鉛酸蓄電池。本次500kV 禎州站擴建間隔工程不新增值守人員,原有員工產生少量的生活垃圾 (≤0.365t/a)經集中收集后及時清運處理,不會新增廢舊鉛酸蓄電池和廢變壓器油,廢 舊鉛酸蓄電池和廢變壓器油委托有資質單位直接進行更換、收集和處理。 經過上述措施,項目固廢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