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變電站投入運行后,將對站外環境產生工頻電場、工頻磁感應強度影響。為降低220千伏謨嶺站對周圍電磁環境的影響,建設單位擬采取以下的措施: ①在變電站周圍設圍墻和綠化帶。 ②本項目采用全封閉GIS配電裝置布置,可以對產生工頻電磁場主要來源的斷路器、電流電壓互感器等電器設備進行有效屏蔽,減少工程可能帶來的電磁環境影響。 ③變電站四周采用實體圍墻,提高屏蔽效果。 ④在變電站設備定貨時,要求導線、母線、均壓環、管母線終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藝,防止尖端放電和起電暈,降低靜電感應的影響。 ⑤在安裝高壓設備時,保證所有的固定螺栓都可靠擰緊,導電元件盡可能接地、或連接導線電位,提高屏蔽效果。 ⑥擬建線路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導線,并優化架線高度。新建電纜線路選用帶屏蔽層的電纜,屏蔽層接地,采用埋地電纜型式敷設,從源頭降低電磁環境影響。 ⑦線路設置標示牌、警示牌、相序牌。運行期做好環境保護設施的維護和運行管理,加強巡查和檢查,保障發揮環境保護作用。 (二)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是變電站噪聲影響,建議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變電站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①優化變電站平面布局,對主變壓器合理布局。 ②變電站工程噪聲控制設計應首先從噪聲源強上進行控制,選擇低噪聲設備;對于聲源上無法根治的噪聲,應采用隔聲、吸聲、消聲、防振、減振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排放噪聲分別滿足相應標準評價要求。 ③采取修筑封閉圍墻、圍墻外栽種防護林等措施隔音降噪以及在主變壓器基礎墊襯減振材料以達到降噪目的。 ④風機、水泵等設備設置減振基座,風管采用風管隔振吊架等減振技術措施;風管與通風設備采用軟性連接。 ⑤主變風機采用自動溫控,適當增加風管的管徑,減小風速,降低風噪。 ⑥擬建架空線路,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較低噪聲的導線,并優化架線高度。 項目投入使用后,各邊界噪聲經一定距離衰減和建筑墻體的聲屏障作用,能有效衰減,運營期站址廠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三)生態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工程建設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開挖和施工臨時占地對土地的擾動、植被的破壞,以及因土地擾動造成的水土流失影響。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排水設施、圍護攔擋、及時回填等水土保持措施,且在工程完工后對站內可綠化地表進行綠化。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四)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變電站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值守人員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經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本項目拆除原線路的鐵塔、導地線、金具等屬于固定資產,由建設單位進行回收再利用;廢變壓器油(含廢礦物油)被列入編號為HW08 號危險廢物,由建設單位統一收集后,交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統一處理。運行期間更換的廢舊蓄電池集中收集、妥善貯存,交由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五)環境風險 本工程環境風險為變電站事故油處理不當可能引發的環境污染。 為了防止變壓器油泄漏至外環境,本工程設有容量為95m3的總事故油池,可以滿足變壓器絕緣油在發生事故失控泄露時不外溢至外環境。 報告表提出了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能有效防控項目可能發生的各類環境風險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