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變電站投入運行后,將對站外環境產生工頻電場、工頻磁感應強度影響。擬建站址電氣設備合理布置,220 千伏和 110 千伏 GIS 設備戶內布置,減少其對 外界的電磁環境影響,并且站址選用了符合相關標準的電氣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電 磁感應強度對站址周邊環境的影響。 擬建線路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導線,并優化架線高度。可以有效降低架空線路對周邊的電磁環境影響。 項目通過落實有效的防工頻電場、磁場強度措施,減少對公眾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變電站廠界外,工頻電場、工頻磁感應強度能夠滿足相應標準要求。運行過程工頻電場強度不得大于4000V/m、磁感應強度不得大于100μT, (二)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擬建站址電氣設備合理布置,各預留主變之間設置防火墻隔聲,220 千伏和 110 千 伏 GIS 設備戶內布置,通過隔聲、距離衰減等措施降低噪聲對周邊環境影響;并且站 址四周設置了實體圍墻,有效降低主變和其它電氣設備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設備 選型上選用了符合國家標準的較低噪聲設備。 擬建架空線路,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較低噪聲的導線,并優化架線高度??梢杂行Ы档图芸站€路對周邊的聲環境影響。 項目投入使用后,各邊界噪聲經一定距離衰減和建筑墻體的聲屏障作用,能有效衰減,運營期站址廠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 (三)生態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1、本工程建設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變電站場地、塔基開挖、施工臨時占地對土地的擾動、植被的破壞造成的影響。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排水設施、圍護攔擋、及時回填等水土保持措施,且在工程完工后對站內可綠化地表進行綠化。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2、運營過程中生態影響主要是工程永久占地,土地利用類型改變對生態的影響。 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擬建220千伏蓮塘站占地和新建塔基占地,其他均為臨時用地,隨施工期結束恢復原有土地用途,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較小。 因此,本工程運行期不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四)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變電站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值守人員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經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廢變壓器油(含廢礦物油)被列入編號為HW08 號危險廢物,由建設單位統一收集后,交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統一處理。運行期間更換的廢舊蓄電池集中收集、妥善貯存,交由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五)環境風險 本工程環境風險為變電站事故油處理不當可能引發的環境污染。 為了防止變壓器油泄漏至外環境,本工程設有容量為95立方米的總事故油池,可以滿足變壓器絕緣油在發生事故失控泄露時不外溢至外環境。 報告表提出了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能有效防控項目可能發生的各類環境風險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