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廢氣主要是反應裝置區產生的工藝有機廢氣、設備動靜密封點泄漏的有機廢氣、冷卻抗固磨粉包裝粉塵等。全廠裝置區、罐區產生的有機廢氣經密閉設備管道負壓收集后依托現有的2套蓄熱燃燒爐(RTO)焚燒處理后排放。新增獨立的磨粉包裝線粉塵通過設備自帶塵過濾裝置處理后無組織排放。項目通過建立“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管理體系、反應裝置加強生產管理、采用密封反應器和在進料口、出料口、管道連接處加強密閉和密封等措施防止物料泄漏,儲罐設置氮封,廢水收集池加蓋有效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改擴建項目生產廢水包括原料提純廢水、水洗廢水、汽提廢水、脫水切粒廢水、脫鹽水制備濃水、循環冷卻水定期排水等,合計產生量為924.64噸/天。其中含鎳水洗廢水(采用鎳觸媒生產時產生)先收集至含鎳廢水收集池,通過含鎳廢水收集池配置的一套中和沉淀設施處理總鎳達到《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中表1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排放限值后,再與其它生產廢水匯入廢水沉淀池和放流池,水質符合《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中表1間接排放限值(標準中其他未作規定的執行石化區污水處理廠廢水接管要求)后,和生活污水通過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大亞灣石化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3、聲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預測結果,對機械設備采取隔聲、消聲、吸聲、減震措施后,項目廠界噪聲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 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的、廢氧化鋁、廢水處理污泥、含鎳濾渣等危險廢物均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并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委托其他單位或供應商回收綜合利用。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處理。固體廢物不直接外排,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5、環境風險分析 項目主要環境風險物質為苯乙烯、丁二烯、環己烷等各類化學品原輔材料及產生的危險廢物等,主要風險單元為裝置區、罐區、廢水收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危險廢物暫存間等,主要風險類型為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次生污染和廢水、廢氣事故排放等。項目不新增生產單元用地、不新增罐區,落實火災風險防范措施,事故廢水依托現有事故應急池(容積分別為2300m3和3000m3)收集,并已與石化區公共事故應急收集系統連通等風險防范措施,環境風險水平總體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