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環境影響 (1)施工期 項目施工過程中對管道沿線范圍內的植被將產生一定破壞,隨著施工期結束,沿線的植被恢復,施工作業帶內的動物較少,對區域野生動物不會造成大的影響。項目以開挖方式穿越巖前河(支流),施工將在短期內對水生生態環境帶來一定影響,施工結束后可恢復原有水平。項目占用林地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作業帶、穿越工程施工場地等臨時占地,大部分用地在施工結束后、短期內能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總體而言項目建設對沿線生態系統影響較小。 (2)營運期 項目營運期正常情況下,管道所經地區影響范圍內地表基本得到恢復,地表植被生長正常,施工期被切斷的動物通道也得到恢復,正常輸氣過程中,對沿線生態環境和地表植被基本上沒有影響。事故狀態下造成的輸氣管道的破損、斷裂,致使大量天然氣泄漏、火災,由于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如果發生泄漏,絕大部分將很快會擴散,在沒有明火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火災,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如有火源,可引起燃燒爆炸事故,可能會引發森林火災,周邊地表動植物將會受到一定危害。 (3)對森林公園的影響 建設單位已委托廣州草木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大亞灣石化區供氣管道項目穿越惠州鐵爐嶂市級森林公園選線唯一性論證報告》,并通過專家評審、取得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批復。根據該報告論證結論,該項目管線以開挖敷設埋地方式穿越惠州鐵爐嶂市級森林公園1.50km,工程選線具有唯一性。 建設單位已委托廣州草木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大亞灣石化區供氣管道項目穿越惠州鐵爐嶂市級森林公園生態影響評價報告》,并通過惠州市林業局組織召開的專家評審會、取得惠州市林業局的批復。根據該報告論證結論,項目建設對該森林公園生態系統的影響總體可控,項目完工后應及時做好復綠工作。 2、大氣環境影響 (1)施工期 項目施工期大氣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揚塵、施工機械設備燃油廢氣、管道焊接產生的焊接煙塵等。通過落實加強施工、運輸的管理,施工場地圍擋封閉,對砂石等建筑材料進行遮蓋,加強回填土方臨時堆放區域的管理,采取土方表面壓實、定期噴水、覆蓋等措施,管道安裝結束及時回填,廢棄泥漿及時清理,運往指定場所,減少堆場起塵。通過大氣擴散作用,管道沿線及站場施工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較小,且影響時間較短,隨著施工期結束影響也隨之消失。 (2)營運期 營運期項目接收工藝裝置區正常工況僅有少量非甲烷總烴散逸,經核算非甲烷總烴排放量為0.017t/a,為無組織排放。接收工藝裝置區在設備檢修、清管作業和事故工況超壓排空廢氣放散量少、放散頻率低,非甲烷總烴排放量很少。通過合理布局,加強設備維護,設置15m高的放空立管等措施,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產生的影響較小。正常情況下非甲烷總烴的最大濃度貢獻值占標率僅為0.74%。 3、地表水環境影響 (1)施工期 施工期不設獨立施工生活營地,人員均租住于當地民居區,生活污水依托當地生活污水系統排放。施工生產廢水設置沉沙池集沉淀后回用施工,避開暴雨施工,管道試壓采用無腐蝕性的清潔水,在排水點設置沉淀池,試壓廢水經過沉淀后分段排入巖前河(支流),執行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對水質環境的影響不大。 (2)營運期 項目接收工藝裝置區設1座有效容積10m3(2m×2m×2.5m)的排污池,工藝區井封廢水收集后作為危險廢物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本項目從惠州LNG接收站外輸管道項目調配2名巡線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污水管網。 4、地下水環境影響 (1)施工期 項目管道敷設均嚴格控制管溝開挖深度,不會對沿線地下水位產生影響;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源頭控制和分區控制措施,各類廢水統一收集處理處置,建筑材料和油類、泥漿等固體廢物規范管理,各段分區采取防滲處理措施,可保持施工場地周邊地下水中各項指標穩定,不會造成沿線地下水污染。 (2)營運期 項目屬于天然氣管線工程,管道管徑較小,不會切割沿線地下水流向。項目不穿越地下水環境敏感點,不會阻斷或改變當地地下水的流態;在正常狀態下,項目的營運不會對沿線地區的地下水水質構成污染。接收工藝裝置區排污池、化糞池等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避免廢污水滲漏;根據地下埋深實施一般防滲處理措施,可保持周邊地下水中各項指標穩定,維持水質現狀,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5、固體廢物影響 (1)施工期 廢棄泥漿、建筑垃圾等外運至附近合規的余泥渣土場;廢焊條和廢棄防腐材料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剩余廢料交由工業廢物回收單位處置;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進行統一收集清運。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均得到有效處理處置,不會對沿線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2)營運期 接收工藝裝置區井封廢水產生量約為1m3/a,設1座排污池(2m×2m×2.5m,有效容積10m3),正常情況下排污池內存放自來水,用于檢測排污閥是否泄漏,定期將表層含有水油混合雜質的廢水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清運頻率為一年一次。 維檢修活動產生少量危險固體廢物,主要為含油抹布0.05t/a(廢物代碼:900-041-49)、廢潤滑油0.5t/a(HW08,900-214-08),屬于危險廢物,委托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維檢修作業后清運,不在接收工藝裝置區內暫存。 清管球作業時產生的廢渣,主要為氧化鐵粉末和粉塵,清管作業廢渣的產生總量為0.04t/a,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清管作業后清運,不在接收工藝裝置區內暫存。 本項目從惠州LNG接收站外輸管道項目調配2名巡線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73t/a,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外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6、聲環境影響 (1)施工期 項目施工期噪聲源主要來源于管道和接收工藝裝置區施工的機械設備。通過嚴格控制作業時間,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機械維修保養,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將高噪聲機械遠離敏感點等措施,降低施工噪聲對區域環境造成的影響。由于管線施工具有臨時性、短暫性的特點,項目施工場界200m范圍內的無居民點,不會涉及對聲環境敏感點的影響。 (2)營運期 本項目營運期噪聲源主要來自接收工藝裝置區調壓設備、放空系統等;通過合理平面布置、盡可能選用低噪聲設備等措施,通過距離衰減,營運期接收工藝裝置區邊界噪聲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接收工藝裝置區邊界200m范圍內無居民點,不會對敏感點聲環境質量造成影響。 7、環境風險影響 項目主要環境風險物質為天然氣中的甲烷、硫化氫等,主要風險單元為管線、站場、閥室等,主要風險類型為天然氣泄漏、火災爆炸次生污染等;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III,設置先進的SCADA系統(監控及數據采集系統)、線路截斷閥、可燃氣體檢測及報警系統、露天工藝區氣體檢測儀,做好管道維護等風險防范措施,有效預防環境風險事故發生,環境風險水平總體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