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環境影響 (1)生產廢水 項目生產廢水產生量為45.933m3/d(13779.9m3/a),包括表面前處理廢水、純水機濃水、有機廢氣噴淋塔廢水、酸霧廢氣噴淋塔廢水、反沖洗廢水和地面清洗廢水,經自建廢水處理站處理,處理工藝為:格柵-隔油-調節-混凝-絮凝-沉淀-A2O-沉淀-曝氣生物濾池-砂碳過濾-超濾-二段RO-MVR蒸發器,廢水處理站及中水回用系統設計規模均為75m3/d,MVR蒸發器設計規模為600L/h(每日工作24小時,日處理量14.4 m3),廢水經處理后44.785t/d回用于表面前處理用水、有機廢氣噴淋用水、車間地面清洗用水等環節,剩余濃水(11.48t/d)進入MVR蒸發器蒸發處理,蒸發冷凝水排入廢水處理站進行再處理,濃縮廢液1.148t/d收集后交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無生產廢水外排。 (2)生活污水 項目職工定員600人,均在項目內食宿,生活污水產生量為94.5m3/d。項目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到惠州市金山污水處理廠處理,市政污水管網已到達項目所在地。 惠州市金山污水處理廠的剩余處理量約為4萬m3/d,本項目生活污水的產生量僅占其剩余處理量的0.2%,項目生活污水經隔油隔渣+三級化糞池預處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由惠州市金山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方案可行。 2、大氣環境影響 項目廢氣種類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電焊接工序產生的顆粒物;陶化前處理線配套燃燒機尾氣;噴粉工序產生的顆粒物;固化工序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及固化爐配套燃燒機尾氣;絲印、烘烤工序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酸洗工序產生的氯化氫;電泳、烘干工序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及固化爐配套燃燒機尾氣;廢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污染物;車削、線切割工序產生的少量油霧,以非甲烷總烴為表征;拋丸工序產生的顆粒物;廚房油煙等。各工序污染物產生、處理及排放情況見表2,廢氣排放標準見表3。 表2 生產廢氣產排情況表 產排污環節 | 排放 方式 | 排氣筒 編號 | 污染物種類 | 工藝 | 產生量 (t/a) | 排放量 (t/a) | 激光切割、激 光焊接、焊接 工序廢氣 | 無組織 | / | 顆粒物 | 移動式布袋除塵器 | 1.1964 | 0.8554 | 陶化前處理線 配套燃燒機尾 氣 | 有組織 | DA001 | 顆粒物 | 集氣罩+30m高排氣筒 | 0.0653 | 0.0653 | SO2 | 0.0458 | 0.0458 | NOX | 0.4273 | 0.4273 | 無組織 | / | 顆粒物 |
| 0.0653 | 0.0653 | SO2 | 0.0458 | 0.0458 | NOX | 0.4273 | 0.4273 | 噴粉工序廢氣 | 有組織 | DA002 | 顆粒物 | 袋式除塵回收裝置 | 21.417 | 1.0709 | 無組織 | / | / | 1.1272 | 1.1272 | 固化工序及固 化爐配套燃燒 機尾氣 | 有組織 | DA003 | 揮發性有機物 | 水噴淋塔+除濕裝置+ 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 | 0.0316 | 0.0063 | 顆粒物 | 0.0392 | 0.0392 | SO2 | 0.0274 | 0.0274 | NOX | 0.2564 | 0.2564 | 無組織 | / | 揮發性有機物 | / | 0.0315 | 0.0315 | 顆粒物 | 0.0392 | 0.0392 | SO2 | 0.0274 | 0.0274 | NOX | 0.2564 | 0.2564 | 絲印、烘烤工 序廢氣 | 有組織 | DA004 | 揮發性有機物 | 水噴淋塔+除濕裝置+ 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 | 0.019 | 0.0038 | 無組織 | / | / | 0.019 | 0.019 | 酸洗工序廢氣 | 有組織 | DA005 | 氯化氫 | 堿液噴淋裝置 | 0.0355 | 0.0071 | 無組織 | / | / | 0.0355 | 0.0355 | 電泳、烘干工 序及固化爐配 套燃燒機尾氣 | 有組織 | DA006 | 揮發性有機物 | 水噴淋塔+除濕裝置+ 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 | 0.2185 | 0.0437 | 顆粒物 | 0.0131 | 0.0131 | SO2 | 0.0092 | 0.0092 | NOX | 0.0855 | 0.0855 | 無組織 | / | 揮發性有機物 | / | 0.2185 | 0.2185 | 顆粒物 | 0.013 | 0.013 | SO2 | 0.0091 | 0.0091 | NOX | 0.0854 | 0.0854 | 廢水處理站惡 臭污染物 | 有組織 | DA007 | NH3 | 生物除臭塔 | 0.0238 | 0.0048 | H2S | 0.009 | 0.0018 | 臭氣濃度 | <2000(無量綱) | 無組織 | / | NH3 | 加強區域車間通風換氣 | 0.0001 | 0.0001 | H2S | 0.0011 | 0.0011 | 臭氣濃度 | <20(無量綱) | 車削、線切割 工序 | 無組織 | / | 非甲烷總烴 | 加強區域車間通風換氣 | 0.0169 | 0.0169 | 拋丸工序廢氣 | 有組織 | DA008 | 顆粒物 | 袋式除塵回收裝置 | 0.0225 | 0.0011 | 無組織 | / | 加強區域車間通風換氣 | 0.0012 | 0.0012 |
表3廢氣排放標準匯總表 項目 | 產污工序 | 排氣筒 | 污染因子 | 排放濃度(mg/m3) |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 執行排放標準 |
| 廢氣 | 有組織廢氣 | 陶化前處理線配套燃燒機尾氣 | DA001 | 顆粒物 | 30 | / | 關于貫徹落實《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意見(粵環函〔2019〕1112號)中重點區域排放限值 |
| SO2 | 200 | / |
| NOX | 300 | / |
| 噴粉工序 | DA002 | 顆粒物 | 120 | 9.5A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 |
| 固化工序及固化爐配套燃燒機尾氣 | DA003 | NMHC | 80 | / | 廣東省《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 44/2367-2022)表1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限值 |
| TVOCB | 100 | / |
| 顆粒物 | 30 | / | 關于貫徹落實《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意見(粵環函〔2019〕1112號)中重點區域排放限值 |
| SO2 | 200 | / |
| NOX | 300 | / |
| 絲印、烘烤工序 | DA004 | NMHC | 70 | / | 《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1616-2022)表1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
| 酸洗工序 | DA005 | 氯化氫 | 15C | / |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表5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
| 電泳、烘干工序及固化爐配套燃燒機尾氣 | DA006 | NMHC | 80 | / | 廣東省《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 44/2367-2022)表1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限值 |
| TVOCC | 100 | / |
| 顆粒物 | 30 | / | 關于貫徹落實《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意見(粵環函〔2019〕1112號)中重點區域排放限值 |
| SO2 | 200 | / |
| NOX | 300 | / |
| 廢水處理站惡臭污染物 | DA007 | NH3 | / | 4.9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值 |
| H2S | / | 0.33 |
|
| 臭氣濃度 | 2000(無量綱) |
| 拋丸工序 | DA008 | 顆粒物 | 120 | 9.5A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 |
| 無組織廢氣 | 生產工序 | 企業邊界 | 顆粒物 | 1.0 | /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SO2 | 0.4 | /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NOX | 0.12 | /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氯化氫 | 0.20 | /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NH3 | 1.5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新擴改建) |
| H2S | 0.06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新擴改建) |
| 非甲烷總烴 | 4.0 | / | 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臭氣濃度 | 20(無量綱)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新擴改建) |
| 在廠房外設置監控點 | NMHC | 6(監控點處1h平均濃度值) | / | 廣東省《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 44/2367-2022)表3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與《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1616-2022)表A.1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的較嚴值 |
| 20(監控點處任意一次濃度值) | / |
| 注A:排氣筒DA002、DA008高度均為30m,未能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的最高建筑5m以上,顆粒物、氯化氫最高允許排放速率均以DB 44/27-2001中30m排氣筒對應最高允許排放速率(顆粒物19kg/h)的50%執行。 注B:TVOC待國家污染物監測方法標準發布后實施。 注C:排氣筒DA005高度均為30m,未能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的最高建筑5m以上,按GB 21900-2008中表5排放濃度限值(氯化氫30mg/m3)的50%執行。 |
|
根據報告表分析,項目廢氣均能達標排放。 (3)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表4 大氣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號 | 污染物 | 年排放量 | 1 | SO2 | 有組織 | 0.0824 t/a | 無組織 | 0.0822 t/a | 合計 | 0.1646 t/a | 2 | NOX | 有組織 | 0.7692 t/a | 無組織 | 0.769 t/a | 合計 | 1.5382 t/a | 3 | VOCs(NMHC、TVOC) | 有組織 | 0.0538 t/a | 無組織 | 0.2859 t/a | 合計 | 0.3397 t/a |
3、聲環境影響 項目主要噪聲源為生產設備等,噪聲值約為70dB(A)-85dB(A),高噪聲設備主要有數控沖床、智能折彎機、沖床、空壓機、壓泥機、水泵、風機等,建設方擬采取隔聲、安裝減震墊、基礎固定、消聲及綠化等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干擾。項目北面廠界噪聲排放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4類標準,其他三面廠界噪聲排放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3類標準,敏感點(木瀝村石頭屋居民區)晝間現狀值疊加項目貢獻值后可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2類標準要求,預計對該敏感點不造成明顯影響。對聲環境質量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影響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廢布袋收集的是金屬粉塵,不沾染危險廢物,不屬于危廢;廢樹脂粉末危廢名錄未列入危廢,只是掉地上沾染灰塵無法回用,因此列入一般固廢)、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產生及處置情況見下表。 表5項目固廢產生及處置情況 序號 | 固廢來源 | 固廢名稱 | 產生量 (t/a) | 性質 | 處置方式 | 備注 | 1 | 沖壓、車削、線切割、攻牙工序 | 金屬碎屑及邊角料 | 561.4 | 一般固體 廢物 | 一般固廢 處理能力 的單位處 理 | 設1個45m2 一般固體廢物 暫存間,位于 2號廠房西側 裙樓1樓; | 2 | 電焊接工序 | 廢焊材 | 1.8 | 3 | 包裝工序 | 廢包裝材料 | 1 | 4 | 廢氣治理 | 廢粉塵 | 0.341 | 5 | 廢氣治理 | 廢布袋 | 0.5 | 6 | 噴粉工序 | 廢樹脂粉 | 0.64 | 7 | 車削、線切割工序 | 廢切削液 | 2.4 | 危險廢物 | 委托有危 險廢物處 理資質的 單位處理 | 設1個50m2 危險廢物暫存 間,位于2號廠 房主樓3樓東北 角; | 8 | 沖壓工序 | 廢液壓油 | 1.6 | 9 | 設備保養 | 廢機油 | 0.8 | 10 | 原料包裝物 | 廢液壓油、機油桶 | 0.1005 | 11 | 原料包裝物 | 廢原料桶 | 2.155 | 12 | 設備保養、清潔 | 廢抹布及手套 | 0.3 | 13 | 絲印工序 | 廢網版 | 0.5 | 14 | 電泳工序 | 電泳廢液 | 5.1 | 15 | 廢水處理 | 濃縮廢液 | 344.4 | 16 | 廢水處理 | 污泥 | 38.63 | 17 | 廢水處理 | 廢RO膜 | 1 | 18 | 廢水處理 | 廢浮油 | 0.25 | 19 | 廢氣處理 | 廢活性炭 | 12.6353 | 20 | 退漆 | 混雜涂料的廢粉塵 | 0.0214 |
1、地下水、土壤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根據裝置、單元的特點和部位,將建設場地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簡單防滲區,防滲設計根據污染防治分區采取相應的防滲方案,管線、閥門、槽體會依據設計的要求,抬高部分,具體見下表。 表6 地下水污染防滲分區參照表 防滲分區 | 項目區域 | 污染物類型 | 防滲技術要求 | 重點防滲區 | 化學品原料區、危廢間、表面處 理車間、廢水處理站、事故應急池 | 重金屬、持久性 有機物污染物 | 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 K≤1.0×10-7cm/s; 或參照GB18598執行 | 一般防滲區 | 生產車間、消防水池、消防用水管 線、閥門、一般固廢間 | 其他類型 | 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m, K≤1.0×10-7cm/s; 或參照GB16889執行 | 簡單防滲區 | 辦公區、員工宿舍樓 | 其他類型 | 一般地面硬化 |
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現場踏勘,本項目用地范圍內不存在生態環境保護目標,項目不需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3、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參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附錄B,并綜合考慮項目所使用的主要原輔材料,確定本項目所重點關注的危險物質切削液、液壓油、機油、鹽酸(31%)、天然氣、電泳廢液、濃縮廢液等,本項目Q值為0.41341,<1,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Ⅰ。 項目涉及的環境風險類型主要為在火災等事故下引發的伴生/次生環境污染、廢氣治理設施故障造成廢氣事故性排放、危廢泄漏、化學品泄漏等。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 (1)火災風險防范措施 ①生產車間應按規范配置滅火器材和消防裝備。②制定巡查制度,對有泄漏現象和跡象的部位及時采取處理措施。③加強火源管理,杜絕各種火種,嚴禁閑雜人員入內。④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防火安全管理規定。 (2)泄漏防范措施 本項目危險廢物暫存間及化學品倉庫地面須做好硬化,進行防腐、防滲處理,對廢水管道鋪設范圍做防腐、防滲處理。日常巡檢中發現地面出現破損應及時修補。 (3)廢氣處理系統風險防范措施 建設單位應認真作好設備的保養、定期維護及保修工作,使處理設施達到預期效果。現場作業人員定時記錄廢氣處理狀況,并派專人巡視,遇不良工作狀況應立即停止車間相關作業,維修正常后再開始作業,杜絕事故性廢氣直排,并及時呈報單位主管。 (4)事故廢水處置措施 一旦發生危廢間火災事故,通過緩坡攔截,堵漏氣囊、沙袋等封堵雨水排放口,避免產生的消防事故廢水(最大事故廢水量為552.19 m3)進入外環境,并暫存于事故應急池(容積為600m3),后續通過應急槽車將滯留的事故廢水轉運至有能力處置的污水廠處理,若無法滿足污水處理廠的進水要求,委托資質單位處置。 綜上所述,通過對項目環境風險識別,項目發生的事故風險屬常見的風險類型,目前對這些風險事故均有比較成熟可靠的防范、處理和應急措施,可保證事故得到有效防范、控制和處置。因此環評認為這些風險事故屬可接受的常見事故風險,即通過落實好相應的防范和應急措施后其風險水平是可接受的。 8、地下水、土壤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生產過程中生產廢水經自建廢水處理站處理后部分回用,不能回用的部分經MVR蒸發器蒸發程濃縮廢液后委托有危廢資質的單位處理,生產車間及倉庫內均采用水泥硬化,故無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徑。 建設單位根據裝置、單元的特點和部位,將建設場地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簡單防滲區,做好分區防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