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環境影響 廢水污染物種類不發生變化,處理方式不變。技改后E-Gas氣化裝置及多噴嘴氣化裝置排入二期污水處理場水量無變動,排放總量為179789.4t/a(513.7t/d)。經報告書分析,項目廢水依托惠州石化二期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的方案是可行的,不會對海洋增加不良影響。 2、大氣環境影響 技改后,廢氣污染物種類不發生變化,主體工程廢氣治理措施依托現有設施,經報告書分析,項目各工序廢氣經相應措施處理后,均能達標排放,對周邊環境及環境保護目標影響可接受。 3、聲環境影響 優化項目依托現有項目生產設備,不新增生產設備,無新增噪聲源。根據現有項目監測結果可知,現有項目廠界噪聲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明顯不良影響。 4、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一般工業固廢交資源回收公司回收利用或交專業單位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5、地下水 廠區分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簡單防滲區,分區采取相應防滲措施。 6、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優化項目涉及的危險物質主要有合成氣、抽出氣、氫氣、一氧化碳、硫化氫、氨、甲烷以及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伴生的一氧化碳,事故廢水等,主要危險單元為生產裝置區、罐區、管線,環境風險類型主要為危險物質泄漏,以及火災、爆炸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優化項目依托現有環境風險事故應急監測系統,并依托大亞灣石化園區監控系統和應急救援體系,配備齊全的應急物資,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滿足風險事故防范和處理要求,在落實各項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的前提下,可確保事故廢水不進入外環境,本項目環境風險可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