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水 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總產生量約16.9m3/d。經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廣東省《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24)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日排放濃度珠三角標準值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旱地作物”標準兩者較嚴值后,用于項目紅線內200畝經濟樹種林地澆灌,不外排至水體環境。 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1)采用滴灌形式灌溉;(2)廢水處理達標后用于項目紅線內200畝經濟樹種林地澆灌,不外排至水體環境。(3)建1個600m3的儲存池,可儲存30天灌溉水。(4)在灌溉山林的周邊設置生態溝和植物緩沖帶,削減面源污染。 2、廢氣 主要來源于鴿舍惡臭、污水處理站惡臭、發酵罐區臭氣、無害化一體設備臭氣。 肉鴿飼養全程實行封閉式籠養,負壓養殖方式。通過選用優質飼料、添加微生物制劑、合理設計棚舍、干清糞、噴灑除臭劑、糞便及時清運、加強場區綠化等綜合措施減少鴿舍惡臭其他產生和排放。 發酵罐區惡臭經“噴淋+吸附”除臭塔處理后有組織排放。無害化處理一體設備高溫產生的熱蒸汽與發酵罐臭氣一起經“噴淋+吸附”處理后有組織排放。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經加蓋密閉、噴灑除臭劑等綜合措施處理后經“堿性噴淋塔”處理后有組織排放。 3、固體廢物 死鴿經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后與鴿糞、污水處理站污泥一起作為有機肥生產的原料。醫療垃圾、消毒劑包裝物、廢礦物油等危險廢物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相關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生活垃圾交環衛部門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