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圓滿落幕。在統籌推進的“產業導向、政校行企協同”技能人才培育體系下,惠州市代表隊以8金8銀2銅11優勝獎的歷史最佳戰績強勢收官,金牌總數位居全省第一梯隊,其中電子技術、網絡安全、可再生能源等8個金牌項目與我市“2+1”現代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形成精準對接,充分彰顯我市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顯著成效。
獲獎清單及金牌選手 
金牌:電子技術 吳銅 
金牌:化工總控(國) 魏菊香 
金牌:建筑金屬構造 黃文雋 
金牌:可再生能源 鄭錦科 
金牌:網絡安全 陳濤、艾康盛 
金牌:物聯網技術 劉思雨 
金牌:儀器儀表制造(國) 白曉莉 
金牌:裝配鉗工(國) 王毅 
聚焦產業需求,構建精準育才機制 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產業出題、人才答題”工作導向,將大賽項目與產業升級需求深度融合。本次獲獎的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化工總控等高新技術項目,均為我市支柱產業關鍵技術領域。通過建立“賽事項目庫 - 產業需求清單”動態匹配機制,引導技工院校圍繞TCL華星、中海油惠州石化、比亞迪等龍頭企業技術需求開設專業,實現“比賽項目即生產場景、技能考核即崗位標準”。
厚植人才沃土,技能人才矩陣成效凸顯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量突破100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比達36.85%,建成覆蓋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的全產業鏈人才梯隊。我們將以此次大賽為新起點,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技能人才高地,讓技能人才成為惠州產業升級的“金種子”、產城人融合的“新引擎”。
產教融合鑄就“金牌搖籃” 技能人才與產業同頻共振 本次大賽中,惠州選手在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建筑金屬構造、化工總控等高新技術領域斬獲8枚金牌,這些項目與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中的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高度契合。以惠州市技師學院為例,該校參賽團隊包攬建筑金屬構造、儀器儀表制造和化工總控等3個項目金牌,其“課堂即車間、項目即產品”的實訓模式,直接對接TCL、德賽電池、中海油、中建鋼構等龍頭企業技術需求。市人社局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產業出題、人才答題’,通過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載體,讓人才培養精準嵌入產業鏈?!?/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