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惠州市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組織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總結2023年全市社會組織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副市長、市社會組織聯席會議總召集人于加良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秘書長胡著好主持會議,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市社會組織黨委書記吳素青作社會組織工作報告。市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充分肯定2023年市社會組織工作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社會組織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通力配合下,市民政局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強化黨建引領、優化結構布局、強化內部治理、防范化解風險、引導作用發揮等五個方面入手,推動全市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社會組織發展從注重數量增長、規模擴張向結構優化、能級提升轉變,社會組織監管從行政管理向信用監管和綜合監管轉變,社會組織發展水平和工作成效整體躍升。 截至2024年4月,全市共有社會組織10901家,其中,登記注冊3684家,備案7217家。數量居全省第五。登記注冊3684家社會組織中,有920家由市民政局負責管理。目前,全市有社會組織黨組織580個,黨員4184人。其中,市社會組織黨委直接管理的黨組織148個,黨員941人,分別增長3.5%和6.2%。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常委會精神,始終堅持黨對社會組織的全面領導,不斷擴大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調動社會組織自主自治的積極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社會組織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協同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理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密切聯系溝通,協同做好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要強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管理,各成員單位要落實意識形態監管責任,嚴格規范社會組織接收境外捐贈資助及與境外非政府組織合作開展活動的行為。
要堅持嚴格監管與正向激勵并舉,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夯實監管責任,進一步提升綜合監管效能;加強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隱患排查,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選樹典型標桿,示范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要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引導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圍繞助力經濟建設,引導社會組織發揮服務功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圍繞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激活鄉村治理力量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圍繞“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為高校大學生和社會組織會員企業搭建就業和用工供需平臺。
會上,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顧全傳達了2023年12月市委常委會會議聽取市社會組織工作匯報的主要精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科協、市社科聯作了發言。 2023年惠州市社會組織工作成績單 創新制度,黨建引領 2023年,發展社會組織黨員34名、成立黨組織29個。完成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37個。創新建立黨建輪值、黨建聯建共建、黨建工作清單、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等制度,局機關6個黨支部與7個直屬單位、148個社會組織黨組織共建聯建,實現政治理論聯學、工作業務聯動、惠民實事聯辦和矛盾糾紛聯解,不斷激發社會組織生機活力。 全市注冊登記社會組織3629家中,社會團體1540家,民辦非企業單位2074家,基金會15家。通過嚴格把好關口,全市社會組織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從行政管理向綜合監管轉變。把好入口關。對全市339名擬任社會組織負責人人選進行政治審核,解除4人參選資格。各成員單位積極完善社會組織審查制度,不斷提高社會組織準入質量。把好培育關。全市搭建優質孵化培育基地8個,孵化培育社會組織80個。落實社區社會組織培育三年行動方案,培育社區社會組織7217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99個、社區基金54個,實現71個鎮(街)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和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協會兩個全覆蓋。把好管理關。落實“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施年報制度。2023年,抽查143家社會組織,被列入“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社會組織23家,警告2家,清退“僵尸型”社會組織32家。舉辦48期覆蓋2800多人的培訓,提升社會組織法人治理能力和規范化建設水平。把好監督關。強化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整治,為會員企業減負738.6萬元;會同市委統戰部、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等10部門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打擊非法社會組織4家,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 引領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及公益慈善。動員91家社會組織參與全市鄉村振興和東西部協作,共投入資金超過1.1億元。發動市商業交流合作協會、市種德慈善會、市民營企業家聯合會、市慈航公益協會、市心連心公益協會、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務中心、市志愿者聯合會等社會組織捐贈油漆美化鄉村、大病救助、助學興教、修筑村道安全護欄、開展綠美惠州建設等系列活動。引領社會組織助力穩崗就業及社會治理。舉辦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就業招聘會,全市366家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參加,現場提供就業崗位5095個。撬動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參與城鄉社區治理,鏈接服務資源1817萬元,辦理“惠民微實事”651件。引領社會組織投身高質量發展。聯合工商銀行惠州分行助力社會組織會員企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活動,為98家社會組織會員企業提供專屬金融服務;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資源優勢“以商引商”,引進投資一批項目2個;指導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講座、商務洽談展覽和交流會累計155場次、2.6萬人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