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8號)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為加強對產品的監督抽查,提高監管效能,增加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覆蓋率,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生產領域對已掌握的14類重點工業產品中的重點生產企業實施監督抽查。2022年惠州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出爐啦! 一、監督抽查基本情況 為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合力,保障重點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質量水平提升,加強重點工業產品的質量監管,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2022年惠州市14類重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檢、檢驗技術服務工作由廣東省惠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驗所承擔。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本次監督抽查按照《關于做好2022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的具體要求,對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7個縣區內的152家生產廠家,共224款產品進行抽檢檢驗。經檢驗,發現其中23款產品不合格(見附件1),不合格檢出率為10.27%。其中涉入燈具5批次、塑料購物袋5批次、紡織品2批次、肥料2批次、電池1批次、電線電纜1批次、電源適配器1批次、電子產品1批次、兒童服裝1批次、家用電器1批次、人造板1批次、涂料1批次、玩具1批次,涉及的不合格項目有:標識、厚度、耐熱、耐火和耐起痕、標記、外部接線和內部接線、諧波電流、標志和說明、常溫外部短路、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輻射電磁騷擾、厚度平均偏差、厚度平均偏差、封合強度、護套老化前斷裂伸長率、膠合強度、可觸及的銳利尖端、落鏢沖擊、使用說明、鐵含量、鋅含量、外部接線和內部接線、乙二醇醚及醚酯總和含量、有效鎂、鋅、總硫。 二、主要不合格產品項目分析 本次抽檢燈具及照明裝置39批次,有5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耐熱、耐火和耐起痕、標記、外部接線和內部接線、諧波電流、輻射電磁騷擾、外部接線和內部接線等。主要原因是企業對標準不熟悉,偷工減料,設計不規范,加工不規范導致。 本次抽檢塑料購物袋6批次,有5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厚度平均偏差、封合強度、落鏢沖擊等。主要原因是企業對于標準的了解不夠充分,沒有選用合格的材料和工藝,未能按照標準要求生產。 本次抽檢兒童服裝和校服抽檢19批次,有3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標識。主要生產企業對標準要求不熟悉、不了解,造成了標示的不規范。 本次抽檢肥料11批次,有2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鐵含量、鋅含量、有效鎂、鋅、總硫。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工藝不合理、原料配比不合適。 本次抽檢鋰離子電池15批次,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常溫外部短路。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選用原材料不當和生產工藝環節出現缺陷,有可能造成電池產品性能指標的不合格。 本次電線電纜51批次,抽檢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護套老化前斷裂伸長率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是企業對此類出廠檢驗項目把關不嚴,未嚴格進行抽檢。生產工藝水平差、人員操作水平低,未選用合適的材料,未選擇適合的模具或正確的調整模具之間的距離。 本次電源適配器抽檢6批次,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是企業標準不熟悉和設計不規范。 本次抽檢玩具12批次,有2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可觸及的銳利尖端、標志和說明書。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是企業技術力量薄弱,材料工藝不完善造成的;缺乏對標準技術的了解,忽視了對可觸及金屬材料的保護,有的是因為降低成本,選用一些粗制濫造、價格低廉的材料,導致在做濫用試驗中的拉力試驗、跌落試驗、壓力試驗等試驗中出現的塑料銳利尖端。對玩具的外在質量不夠重視。 本次抽檢家用電器9批次,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標志和說明。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企業對標準不熟悉,不了解,造成了標示的不規范。 本次抽檢人造板3批次,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膠合強度。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使用的膠粘劑和生產工藝造成。 本次抽檢涂料15批次,有1批次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有:乙二醇醚及醚酯總和含量。主要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個別企業使用劣質原料或生產工藝控制不嚴。 三、消費指南 為保障消費者產品的使用安全,惠州市場監管局發布以下消費指引: (一)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查明產品名稱、制造廠全名和生產地址、產品合格證等信息是否完整。屬于國家強制性目錄范圍內的產品,消費者應購買有CCC認證標志的產品(查詢CCC認證標志的真偽網址:http://www.cnca.gov.cn)。 (二)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一般產品質量較好的產品,其外觀、工藝良好,各種、各類標識齊全,質量較差的產品往往工藝粗糙,殼體材料比較薄,產品重量與體積不協調,甚至通過估計重量即可判斷其質量優劣。消費者在選購時應選擇外觀、工藝良好,標識齊全的產品。 (三)選購商品要保留憑證為維權提供證據。消費者在網購時一定要索取購物憑證并截屏保存購物聊天記錄和商家承諾,作為維權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聯系購物網店進行處理,如無法達成一致,可先申請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投訴。如糾紛依然不能解決,可以通過撥打12345熱線、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向監督部門或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此外,廣大消費者還可通過省消委會在“雙十一”維權熱線:020-85597315、網絡投訴平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要綠色消費共建良好環境。盡量選購有環保標識的產品,避免對環境產生污染。自覺抵制過度包裝,選購“簡約”包裝產品,講究生態效益。強化動植物保護意識,拒絕購買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 (五)不盲目沖動消費。充分了解活動商品價格,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避免沖動消費;充分篩選平臺商家,避免賣家以次充好;充分做到貨比三家,要按實際需要購買,做到按需購買,理性消費。
|